从《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青年医生》,赵宝刚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在长达20年的创作历程中方兴未艾,其中最有亮色的“青春剧”又总能锁定不同时代青年群体的集体关注,引发强烈而持久的反响。近日,赵宝刚编剧执导的《青春斗》再一次将“90后”青春的集体奋斗经验表达得独到而深刻。
《青春斗》将故事发展的主观视角赋予5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她们性格迥异,却有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无论是风风火火的向真、高冷含蓄的钱贝贝、勤奋浪漫的丁兰、渴求参与社会的于慧,还是追求时尚、缠绵爱情的晋小妮,作为“90后”大学毕业生的典型面孔,她们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相约在北京打拼。现实社会远非乌托邦般的大学校园。5个女孩携手并肩,以爱情为原点,友谊为纽带,在自我奋斗改变命运的诉求下苦苦打拼于都市生活中,屡战屡败,却不改初衷。她们在迷茫中憧憬,在找寻中坚持,共同演绎出“90后”都市青年独立自强的成长叙事。
谈及《青春斗》的创作理念,首先不容回避的是对片名的构想。如赵宝刚所言,该剧名称与“青春痘”谐音,便于理解和记忆,也极具青年文化色彩。赵宝刚表示,“斗,是一种比较有力量的词,其实人要学会跟自己斗,跟社会斗,跟负能量斗,跟一切不利的人性因素斗。”事实正是如此,当象牙塔中的风风火火遭遇都市社会的丛林法则,孤独、迷惘、踟躇、困顿在所难免。然而正是由于青年人心存桀骜不驯的斗志, 才令他们迎难而上,在肯定与否定的决绝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也正是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青年群体不约而同地触碰到共情的瞬间,认知与认同的情绪被全面激活。
“90后”一直被视为“数字原住民”,很多人认为他们沉迷于互联网世界、乐此不疲,缺乏集体意识和人生理想。《青春斗》则是在对现实的挖掘中为青年文化正名,以影视故事的完整感缝合青年群体碎片化生存的感觉流,不仅形塑了青年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生活过程中所缺失的内省机制,而且提出问题并探讨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