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傅宁军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南京先生》时,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哲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有关神话的经典论述:“神话可以滋养人类的集体精神生活,失去神话容身之地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社会。”《南京先生》的非同寻常之处,在于向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演变为神话故事的精彩过程,从而揭示了神话承载民间信仰的价值及对现实社会伦理重建的辐射效应。
故事发生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民国初年,马祖北竿岛发生瘟疫,一位江姓郎中毅然答应跨海前往北竿救人。北竿百姓从此世世代代铭记这位良医的大恩大德。“南京先生”从一位现实生活中的良医,为何能被一方民众奉为神明?北竿民众传承的文字里这般描述“南京先生”:“贯通天文地理,深谙阴阳五行,精通医术病理,熟知良方药材,威名远播。”更为让人敬仰的是他“舍己救人”的精神。也许可以说,一个平凡的人,只要做出了造福百姓的不平凡的事,百姓就会将其奉为“神人”,让他的壮举通过“神话”代代相传。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承续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精英的理想诉求、维系社会良性运行的伦理道德,以及具有永恒精神价值的核心理念,常常借助缤纷多样的民间承载模式得以传承。我们可以举出多种例证,说明民间信仰承载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诸如家训、族规、族谱、祠堂、私学、地方戏曲、各类祭奠仪式活动……而“神话”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们是精英思想文化创造的重要补充,也是精英理念能否深入人心的一道门槛。
这样一个发生在现实中的鲜活的凡人演变为神话的故事,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行善·感恩”。读《南京先生》会让我们产生“代入感”,既为“南京先生”的非凡行善之举感动,也为北竿百姓时刻不忘的感恩之念而感动,皆因我们在现实中耳闻目睹了太多的不知道什么是“善”,也不懂得“感恩”为何物的人和事。《南京先生》的故事在时代的背景板上凸现出它的分量和价值。一种提升国民素质、维系社会良序运行的伦理价值理念,需要不断创造、记录新的有血有肉的故事,才能使之得以薪火相传。无论时光的浪涛如何汹涌,“行善·感恩”的精神之树,始终葳蕤常青。
作家傅宁军数次来回奔波于海峡两岸,怀着一颗对“南京先生”的敬畏之心,寻找“南京先生”的身影,记录其感天动地的善举、马祖北竿百姓世代感恩的情怀。正因他扎扎实实追随“南京先生”的脚印,经历了艰苦深入的体验式采访,也才有资格在作品中说:遥想当年,“南京先生”在民国初年,坐着木帆船在海上颠簸,从马尾到马祖再到北竿,该是多么地艰难辛苦?
感谢作家的汗水和鲜活灵动的笔墨,为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情感纽带的牢不可破,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和优秀的文本。期待在海峡两岸民众中,涌现更多的“南京先生”;期待更多的凡人,创造出不凡的“神话”故事,让“行善·感恩”的价值理念,如同血液生生不息,恒久地流淌在一个民族的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