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

雕塑与时代共振(笔墨流金四十年之⑧)

孙振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03日   第 07 版)

  钱绍武 《李大钊》 花岗石

  曾成钢 《鉴湖三杰》 铸铜

  王冕 《西行记》 玻璃钢

  汤杰 《红尘 》 沙子、玻璃、电子元件

  中国雕塑40年的历程,和改革开放新时代息息相关。一方面,雕塑艺术以它特有的物质形态和空间形态,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雕塑艺术的每一次变化和拓展,都折射出社会发展和变化。

  

  雕塑新观念兴起

  新雕塑语言和形式的崛起,见证改革开放和思想启蒙的过程。

  40年来,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雕塑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雕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新与旧的问题,一种新的雕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前台。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随着改革开放,艺术的大门也开始敞开,雕塑界在过去现实主义雕塑的基础上,开始引进和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雕塑。从1978年开始,大学招生制度的改变,使美术学院成为新的雕塑语言和形式变革的主要战场,新一代大学生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开始积极吸收国外新的雕塑知识,成为艺术变革的主要力量。

  在这个时期,雕塑艺术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基本面貌。

  其一,雕塑在进行补课,主要是补过去学习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雕塑时的不足,更多在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上进行探讨。

  其二,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影响,开始进行雕塑的形式探索,这类作品接受了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着重进行雕塑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进行抽象、半抽象和变形的实验;除此之外,还大量进行新材料的尝试。

  其三,一些作品在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段进行创作的同时,寄寓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表现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表达出作者的人文情怀。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雕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1982年开始,城市雕塑比起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城市陆续开始的城市雕塑建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雕塑由过去的“任务”,开始转向了市场,雕塑家个人开始接受委托,进行城市雕塑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潘鹤的《开荒牛》、钱绍武的《李大钊》等。

  雕塑面貌多元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雕塑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主要标志反映在创作上,形成多元化的面貌,雕塑家们的个性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强调和突出。

  中国雕塑在1990年以前,虽然在观念、形式、语言上有了相当的推进,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着明显的模仿和学习的痕迹,还存在个性缺乏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面貌大变,呈现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基本特征:雕塑艺术开始由过去的形式审美、视觉审美走向了对文化问题的关注,由较为单一的对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学习,转向从各方面进行探索的趋向。

  这个时期,一部分雕塑家有了比较自觉的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不再是从既定的,先入为主的概念出发,而是从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表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雕塑家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不再是大而空的,而是从感性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具体的、日常的生活细节,一些过去不为人关注的生活场景,开始进入雕塑的表现范围。

  在艺术的形式和手段上,他们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种表现手段,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门类壁垒,强调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围城,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融合。他们的表现手段也早已走出了过去单一的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雕塑家们在创作中,强调与大众交流的可能性,借用大众文化的资源,表现更具有当下性的生活;这种生活或许是世俗的、日常的,但是它们方便公众进入,生动活泼,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在这个时期,值得注意的是,雕塑家们普遍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历史的、民间的、地方性的资源,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比较而言,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可能比较容易采用简单的方式,从雕塑中是否出现传统符号,来区别你是传统派的、还是革新派的。到这个时候,传统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可能性。一批雕塑家开始有效借用传统资源,借古开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上世纪90年代,雕塑界的当代意识被唤醒,各种具有当代性的雕塑展览、雕塑活动以及理论、批评的实践,使雕塑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在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中,策展人这个角色第一次在雕塑展览中出现,雕塑展览和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并行,成为后来雕塑展览的一个基本模式。 

  雕塑新媒介出现

  2000年以来,出现了影响中国雕塑的两个关键因素,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图像化倾向给雕塑带来的直接变化。

  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新媒介,使得雕塑创作中,出现了虚拟雕塑形象。在图像时代,人的形象在雕塑中大量复活,但是这个时候的人,是图像化、虚拟化的人。这些人,和人所活动的具体生活场景,很难一一找到现实的原型和对应物。年轻一代的视觉资源大量来自电视,来自电脑荧屏,来自广告。因此,这一时期的雕塑,造型上的卡通、动漫趣味流行。

  除了图像和新媒介对雕塑的影响,2000年以后,对中国雕塑传统的重新发现和转化运用,成为令人瞩目的现象,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2010年前后,中国雕塑又产生了新的代际变化,一批更年轻的雕塑家进入人们的视野,围绕青年雕塑家的展览和活动也越来越多。

  青年雕塑创作突出表现有三点。 首先,将身体的体验和感受放在重要位置上,从身体出发,可以重新阐释与雕塑相关的许多问题。其次,以新的态度,重新关注物性、材料、实体。出于对虚拟现实和图像生存的反拨,物性、物质材料、物质实体重新得到了当代雕塑家的关注;新的具象雕塑方式也受到年轻一代雕塑家的青睐。再次,高新科技手段在当代雕塑中引入和运用。近十多年来,雕塑创作中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已经蔚然成风。例如,3D打印雕塑、影像技术、声光电技术、交互感应技术等在雕塑中大量出现,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兴趣,成为青年学子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者为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雕塑》主编)

雕塑与时代共振(笔墨流金四十年之⑧)
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举行
广东省国画作品展举行
作品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