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关切现实重大问题

——刘醒龙近作研讨会举行

□ 本报记者 张鹏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05日   第 07 版)

  近日,由中国新文学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评论》编辑部等主办的“刘醒龙近作与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刘醒龙《蟠虺》《上上长江》《黄冈秘卷》等近作及当下文学创作的趋势展开了充分讨论。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肖伟池认为,刘醒龙是新时期文学重要的代表性作家,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双冠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他成功的关键。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认为,刘醒龙能在每一个历史关头,给社会重大问题以现实关切,记录下了时代最敏感最丰富的神经脉动。诸如民办教师、乡村社会治理等现实问题都是他作品关注的对象。楚文化品格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从《大别山之谜》到《黄冈秘卷》,刘醒龙是楚文化的文学后裔,其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湖北式”人格。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刘醒龙的创作有三大特点:首先是持之以恒,坚持创作。他不是通过演讲、接受采访、作者谈来维持声誉,消费旧有名声,而是坚持小说本位,通过持续不断地观察思考,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佳作。第二,刘醒龙的创作追求艺术与历史的融合,突破了既有模式,消融了历史的线性化特点。在他笔下,历史不再是延长和延申,而是融合。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新变是刘醒龙创作上的成熟。第三,明确的地方意识与鲜明的中国精神表达。《黄冈秘卷》更加自觉地把地方写成故乡,写出某种意义上的地方史志。当下小说创作,明确的地理方位感是一个特点,但过分狭窄的地方化会使小说格局受到限制。刘醒龙自觉突破地方性和地域性,他表达的主题是开放式的,在文学趋势的趋同性中有自己的个性,表面看写的是地方人的地方性格,作家努力表达的则是中国精神。

  《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施战军用“境遇”“根须”“方圆”三个关键词总结刘醒龙的近作。境遇感,指他的作品接地气,具有现实关怀。面对现实塌陷,刘醒龙没有选择跺脚,而是选择迈出步去。根须指的是其创作接续伟大的文化传统。他的想象、虚构无一不是从根须出发。方圆指他的作品有格局,个性的棱角与面对浩大生命时的圆融相统一。刘醒龙是一位心怀家国天下的作家,有整体结构的作家,他不仅是小说家,还是一位诗人。

  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於可训认为,可以从一个作家透视出文学发展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分享艰难》等作品对于转型期有担当的基层干部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被雷达命名为“现实主义冲击波”。2005年的《圣天门口》突出了鄂东革命的特点,全面展现了南方革命的气象。近年来,刘醒龙关注文化问题,从《蟠虺》关注文化人格到《黄冈秘卷》关注地方志,反映了当代文学的趋势性,预示了中国作家努力的方向。

  江苏作协副主席汪政认为,刘醒龙不认为过去的风格是自己要坚守和不断添砖加瓦的,而是放下身段,放下包袱,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圣天门口》《天行者》《蟠虺》《黄冈秘卷》这一系列的作品迥然相异,不断出新。刘醒龙不是纸上行走的作家,他行走在大地和历史深处,行走在卷帙浩繁的经典和一个个陌生的领域中。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在闭幕词中指出,刘醒龙的创作成熟于新世纪。1934年,赵家璧先生策划中国新文学大系时距新文学元年的1917年不过18年;1962年,华中师范学院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据当代文学元年的1949年也不过13年。今天,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18年的历史了,是时候对近20年来中国文学创作进行总结了。

  刘醒龙在闭幕式上以自己的创作为例,谈了对宿命和命运的看法,“一旦明白所谓神奇不过是自己认知不到位时情绪上的夸张与放大,命运就会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认为,命运包含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和解的意愿,《凤凰琴》是宿命的,到《天行者》这里,所有的人物坦然接受各自的人生状态,各自努力生活,努力做好自己,这就是命运。

山东文学:有根的灿烂(文学新地理(12))
关切现实重大问题
老街巷里的云蒸霞蔚(新作评介)
无根的漂泊与华人叙事(新作评介)
责编:张鹏禹 邮箱:wenxue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