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再造山河———20世纪50、60年代‘新国画运动’”研究展于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展览从央美美术馆藏品中,选取揭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革新之路的精品,并梳理了有关中国画变革的讨论文字。文字与作品穿插,观众好似在一本历史书中游走,是一场可读可看、学术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展览。
中国的现代美术史既是世界美术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自身发生变革的一部历史,特殊性自不待言,其中之一即是中国画的改良与变革。现代中国关于艺术的争论都是从“国画”开始,从康有为、陈独秀起,经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至上世纪50 年代,转为“新国画”运动。这些争论促发了中国画的深刻变化。今天所拥有的中国画面貌,与20 世纪百年来的革新追求息息相关。
本次研究展共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中国画转型的讨论”。第一板块的文字以时间为纵向,横向客观呈现各家观点,观众读时一目了然,对“新国画运动”会有基本了解。
第二板块是“写生图新”。在建构山水画创作规范的过程中,上世纪50年代的山水画走向“写生”状态,山水画坛形成四个重要的地域群体,分别是“京津地区”“江苏地区”“西北地区”“岭南地区”。“写生图新”板块展出不同地区的山水写生作品,各地区作品既有呼应再造山河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
随着新国画的崛起,山水画突破了古典山水以“逸”为最高精神旨趣的价值标准,转化为有感于万象新宇的讴歌式时代豪情,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意境。第三板块“山河新貌”呈现山水画的语言图式风格的改变以及以“革命圣地”“城乡新貌”“人文景观”为表现题材的多种经典图式。
策展人王春辰表示,本次展览揭示20世纪50至60年代的中国画革新之路,并选录了部分讨论文字,昭示于今天,激励当下依然充满激情地去创造有意味的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