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来了,此时就读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我,格外思念国内的老师们。在出国留学的道路上,他们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在国内西交利物浦大学读书的两年,学术英语(EAP)是学生的必修课,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针对自己专业的学术英语,包括研究性报告和论文撰写。是幸运抑或是缘分,让我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遇见了4位有责任感、有教学热情的导师。因为他们的帮助和付出,让我始终对英语学习怀有热情,并不断钻研。
珍妮特(Janet)是我学术英语课程的启蒙老师。开学前的英语测试,我没有达到与自己实力相符的等级,沮丧感扑面而来。化“怀才不遇”的悲愤为学习的动力,我更加努力,渐渐能很流利地接上珍妮特抛出的问题,变成一个课上积极发言的学生。期中反馈,我的课堂表现分满分,喜悦溢于言表。因为课上很踊跃,珍妮特老师很愿意和我多交流,并不断地鼓励并且帮助我更有逻辑地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英文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莫莉(Molly)是我大一下半学期的学术英语课程老师,她的鼓励让我在写作方面有质的飞跃。这门课的重要作业之一是写一篇上千字的比较型论文。除了基本的反馈,莫莉还在课外腾出时间,让学生可以和她沟通想法。一开始我的论点“剪不断理还乱”,她很有耐心地和我一同构思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校对论文和润色语言。那篇论文让我开始真正学会“钻”进自己的文章,无数遍地修改直到提交的最后一刻;我开始认识到文章总是不完美的,总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值得重阅,写作水平是在不断打磨中“龟速”提升的。
大三两个学期的学术英语课程老师分别是凯凯和瑞克,他们都是很看重课堂讨论的老师,总是追问观点的逻辑性,不停在问学生“为什么”,直到学生剖析到事件或是观点的根源。他们的执著和负责,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英语口语和写作中逻辑性的缺乏并且努力补齐短板。通过第二年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除了单纯的表达能力,我培养了英语的逻辑性。
语言关是出国留学中最重要的一关,如果没有学术英语课程导师的帮助而直接开始留学生活,我很难快速适应,也很难找到语言提升的出口。但如今,面对三四千字的论文我能游刃有余,在15分钟的课堂报告中谈笑自如。两年学习生活,感谢有学术英语老师们和我一起走过。
(寄自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