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母起步较晚,落后于其他世界大国甚至是一些中等国家。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原本作为试验训练舰,经过长时间的科研、试验、改装,在2017年完成了一些基本的训练科目,具备了体系作战能力。
中国的第二艘航母,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外形与辽宁舰相似,但比辽宁舰更长、更宽,装备和性能也有全面提升。它的定位是大型作战平台,可谓中国航母建造的一个新起点,如果顺利可以在一年后交付海军服役。
中国航母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实现由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转变;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中国海军体系结构的变化。以前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主要以驱逐舰、护卫舰作为远海作战平台来进行编组,现在则以航母为核心来形成海军编组结构,把水面舰艇,包括航母、最新的055型驱逐舰这些大型水面舰艇,同水下的作战力量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以及舰载航空兵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包括水面、空中、水下的更加立体的作战结构,更加符合现代战争以及未来战争发展的需要。
目前而言,中国的航母和美国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差距。但是中国与美国海军建设的内在驱动不同,美国海军的作用是维护全球霸权,而中国的航母和海军建设则有完全不同的目标。
中国发展海上力量原因有三:
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中国面临着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与周边国家存在岛屿主权争端,还受到其他大国的海上围堵,需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
二是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近年来,中国在海外人员、投资等各方面的利益在不断增长,尤其是非洲和中东地区,战乱频繁、自然灾害频发,需要军事力量的保护。这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在2011年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于2011年3月2日抵达利比亚附近海域执行撤侨任务;2015年3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执行撤离中国公民的任务,共接出中国公民621人。
三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与自身地位和力量相称的大国责任,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同时,世界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期待越来越高。中国海军已经派出了30批护航编队赴海盗势力猖獗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2014年马尔代夫马累海水淡化厂发生故障,导致淡水供应紧张,中国海军远洋救生船长兴岛船紧急驰援马尔代夫,为马累市供应600吨淡水。此外,中国“和平方舟”医疗船多次赴海外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些行动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要求中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是受到战略目标和国家财力的限制,中国海军追求有限和适度的发展,而非以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为目标。中国海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有力武器,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康 朴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