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1时许,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这个建设耗时3年、拥有7个大型深水泊位的“超级工程”,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作为2017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洋山港四期的开港将助推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为上海港连续7年雄踞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提供坚定支撑,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目标瞄准“世界之最”
根据部署,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自开港以来,一直都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中坚力量。智能、绿色、节能、自主创新,洋山港码头从擘画蓝图之日起,就将目标瞄准“世界之最”。
据悉,此次试运行的洋山港四期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放眼全球,规模如此之大的自动化码头一次性建成投入运营是史无前例的。
目前已经完成调试的首批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引导运输车将投入开港试生产。根据规划,洋山港四期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自动引导运输车。
建设规模位居全球之首、作业线与码头垂直布置并采用高密度堆垛方式、自动化的生产作业环境、独一无二的多元化堆场作业交互模式……创新发展理念和高技术含量的建设方案,正是上海奋力建成服务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最佳注脚。
“魔鬼码头”空无一人
在洋山港码头,抬眼望去,鲜红色桥机舒展巨臂,塔吊车沿港口一字排开,轨道吊准确锁住集装箱,一个个巨大的集装箱被迅速抓起,自动引导运输车早已等候在下方,集装箱迅速装车拖向指定位置。港区内车流不息,然而繁忙的港口内却几乎空无一人。
在中央控制室,轨道吊远程操作员邵妙娜紧紧盯着眼前的4块电子屏幕,监控着整个流程。她的工作台就像大型游戏机,除了屏幕,就是操纵杆与鼠标。“我们要做的并不多,正常流程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只要几秒钟安全确认,我们可以同时监控整个港区所有桥吊的工作。”邵妙娜说。
吊桥不需要驾驶员,可以在后台的工作区内直接操控。集装箱卡车不需要驾驶员,直接自动运行的导引车直接装载运输货物。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无人码头,洋山港四期汇聚众多先进科技,自动化程度之高超人想象,被称为“魔鬼码头”。
核心系统 自主研发
据了解,洋山港四期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目前已覆盖自动化码头全部业务环节,衔接上海港的各大数据信息平台,通过设备调度模块与协同过程控制系统,高效组织码头现场生产。
从一台桥吊需配几十个工人服务,到一个工人就能服务几台桥吊,巨变背后是强大科技创新支撑。未来,工人们还有望实现远程操控,无须到码头,只在市区控制室就可以操作。
从港口装卸用“机械抓斗”替代工人肩挑手提,到智能码头实现自动化操作,近年来,码头作业这个曾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正逐渐转向科技密集型。自动化码头可实现24小时作业,通过远程操控、自动操控,不仅码头效率比过去有质的提升,还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