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02日 星期四

即墨撤市划区

青岛迈向湾区发展新时代

宋晓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02日   第 10 版)

  即墨鳌山湾
  付勇贤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一位外国记者在青岛港参观采访。
  俞方平摄(人民视觉)

  10月30日,是青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日子。1891年建置的青岛,迎来了有着“千年商都”美誉的第七区——即墨区,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

  即墨撤市划区,意味着即墨鳌山湾所在的“东部湾区”正式划归主城区,将分别依托即墨鳌山湾群、胶州湾群、灵山湾群打造“东部湾区”“中心湾区”及“西部湾区”。三湾同归主城区,在这个规划之下,青岛从东西两个城区真正扩张为三个核心城区,青岛的城市发展大框架日臻完备,迈入湾区发展新时代。

  从“滨海岛城”到“湾区之城”

  湾区战略,是全球超级沿海城市的必选项。美国旧金山湾区孕育出美国硅谷,是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美国纽约湾区打造出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日本东京湾区的临港经济带贡献了日本1/3的经济总量……由世界各大湾区织就的“湾区经济”,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版图中的耀眼明珠。

  青岛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众多世界级的湾区资源,自然也将目标对准了建设国际湾区都会城市。“三湾三城”的城市架构,让青岛构建起了国际区域大城市的发展框架。

  特别是“鳌山湾”所在的即墨撤市划区后,即墨占有青岛城区1/3的面积,腹地开阔,承载力强,对青岛空间拓展的拉动作用巨大。

  从城市布局看,在青岛“三湾三城”发展空间布局中,“东部湾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并具有鲜明特色。这里有海岸线183公里,有鳌山湾、栲栳湾等10处海湾和港湾,青岛蓝谷一大批“国字号”项目,以及正在推进的恒大童世界等重大项目,这些将为这片湾城积蓄起强大的发展力量。

  从发展态势看,这些年,即墨GDP、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稳居青岛各区市前列,形成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东部湾区”所在的即墨,高端制造产业链成为这里的关键词。继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之后,空客直升机等龙头项目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近日,在即墨省级高新区开工的欧洲空客直升机项目,将建设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H135型直升机总装线,将带动配套航空产业实现产值过百亿元。

  不仅是资本洼地,“东部湾区”更是创新资源集聚地。蓝谷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目前已成功集聚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1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构筑起蓝谷海洋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20家高等院校在蓝谷设立校区或研究院,超过25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

  未来,“东部湾区”仍以鳌山湾群为依托,建设世界知名、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的“中国蓝谷”,打造海洋科研人才集聚、创新实力强劲的湾区。

  可以想象,随着即墨撤市设区后要素集聚效应的增强,即墨将吸纳更多国内外优势要素,引进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项目,经济实力将实现新一轮跨越提升,有能力支撑青岛实现更好发展。

  俯瞰青岛全域,围绕着胶州湾,“三湾三城”形成了一个大写的“Ω”形城市格局。这个Ω的形状,其实正是一座湾区城市的形象化表达,这意味着青岛的城市形态已从“岛城”悄然变成“湾城”,形成了以胶州湾为核心的全域均衡发展格局。

  “大青岛”培育湾区经济新产业

  “三湾三城”发展战略统筹海滨资源、实现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的优势互补,打造“大青岛”发展的“一体两翼”。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中心湾区”的真实映照。作为传统主城区,“中心湾区”延续历史文脉,优化城市功能,集聚高端要素。作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正在全力打造时尚之都,目前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高端时尚消费生态。青岛获批国家唯一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中心湾区”作为建设主力,目前正聚焦打造金家岭财富中心,短短3年多时间,金家岭金融区已汇聚金融业态20类,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530家,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3.6亿元。

  在“中心湾区”胶州湾北岸的红岛,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投资热土。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遍地“开花”,腾讯、华为、百度、中兴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公司俯拾皆是。

  中科研发城、光电院青岛研发基地、青岛工业软件研究所……红岛放眼全球引进最顶尖的科研机构,在核心技术这一产业的“源头”上抢占制高点,目前已累计引进创新平台16个、院士27名,“千人计划”专家50名、总数占到了青岛的1/3以上……

  占地376公顷,有40个摄影棚,包括世界上最大1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和固定的水下摄影棚……在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这座青岛西海岸曾经的渔村,已经成为了初具规模的影视文化产业区。

  如今,这里已建成的15个世界一流摄影棚,全部有电影项目入驻,从《长城》到《环太平洋2》,未来几年还将出现越来越多有着“青岛血脉”的国际大片。

  灵山湾影视基地所在的“西部湾区”,已成为青岛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近百家青岛老企业启动了搬迁改造升级,大多数企业从“中心湾区”搬迁到了“西部湾区”,使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工业重镇地位日渐突出。

  目前,“西部湾区”突出西海岸新区的作用,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打造海洋强国的有力支撑,西海岸2016年经济发展总量接近全青岛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是青岛的五分之一,人才集聚了青岛人才总量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三湾三城”将主城区融为一体,那么滨海海洋特色发展带、烟威青协同发展带、济潍青协同发展带和大沽河生态中轴组成的“三带一轴”发展战略的实施,则勾勒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壮阔蓝图,让城乡统筹实现加速度。

  在青岛胶州,全新的胶东机场临空经济区正从“幕后区域”迈向“发展前沿”;在青岛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潜能可期,成为全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同样远离湾区的大沽河沿线,以127公里的生态观光中轴串起了青岛的城乡。以大沽河治理为契机,青岛规划了大沽河旅游发展的10个主题旅游地段,陆续打造了莱西姜山、即墨古城等5大旅游区和莱西店埠、平度云山在内的13个特色旅游镇,很多沿河乡镇搞起了生态旅游,启动了绿色发展新模式。

  立体交通打造湾区经济新格局

  日前,地铁11号线全线实现轨通,这也标志青岛地铁11号线距离通车又近了一步。

  青岛地铁11号线是位于青岛东岸城区的一条南北向轨道交通快线,全长约58公里,以22个站点连接起“中心湾区”和“东部湾区”,让青岛两大湾区真正连成一片。

  而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穿越胶州湾的第二条海底隧道也开始进入论证阶段,将连接起“西部湾区”和“中心湾区”。

  正在施工中的1号线地铁,再加上去年刚刚开通的地铁3号线,和即将开通的2号地铁,连接各大湾区的青岛地铁建设在提速。

  未来5年,青岛每年至少开通一条地铁,构建包含市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快线、市域范围铁路网三个层次的轨道交通发展体系,形成以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城区为核心,“三城三网,网间互联”为基本形态,城区之间45分钟可达的中心湾区轨道交通线网。

  一条条通向四面八方蜿蜒于地下的地铁,缓解的不仅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且汇聚起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由此而来的“裂变效应”则是不胜枚举,无法估量。向北、向西、向东延伸的地铁规划,让“三大湾区”近在咫尺,令人期待。

  多元化的立体交通,延伸了这座城的触角,拉近了青岛与世界的距离。

  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中心地带,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目前,在北方港口中,青岛港的航线网络最为密集,青岛港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已达160多条,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

  青岛港不仅有良好的口岸环境,还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在这里交会,再加上便捷的海关、国检政策,多式联运由此成为青岛的一大优势。

  获国家商务部批复设立的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选址在位于青岛北部新城的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坐落着沿海的第一家多式联运海关特殊监管中心。依托海铁联运, 以及青岛的口岸优势,物流与贸易从这里起航,沿着“一带一路”延伸发散,将建立起西联中亚、欧盟与中东欧,东接日韩,南接东盟与西亚南亚的互联互通国际贸易大通道,成为“一带一路”的地方经贸合作全球化新平台。

  如今,日本、韩国生产的日用品、家电想运往中亚地区,可以从青岛港登陆,通过“胶黄小运转”班列运抵位于青岛胶州的多式联运中心,再搭乘“青岛号”中亚国际专列一路向西,到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最后分别运往中亚五国,实现无缝式对接。

  包括“中亚”班列,目前青岛胶州多式联运中心已相继开通“中韩”“中蒙”“中欧”“青凭越”等5条国际班列,对全国600多个站点开展业务办理。

  同时,青岛区域航空枢纽地位日渐显现。

  126条国内航线、20条国际航线,使得青岛与72个国内城市、16个国际城市在空中相连。

  在看得见的未来,国内最高等级的4F级新机场两年后将现身胶州湾畔。总投资约381.75亿元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胶东国际机场是规划建设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航站楼也是全国首个集高铁、地铁下穿通过的机场航站楼,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

  在城市空间布局的框架引领下,龙青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地铁3号线建成通车,胶东国际机场、济青高铁、青连铁路陆续开建……交通如同这座城市的血脉,搭建起各个湾区之间,以及整个城市与外界畅通的空中、陆路、海上立体交通线网,纵横交错的交通大动脉让“大青岛”和世界拥抱。

青岛迈向湾区发展新时代
擦亮青岛“品牌农业”招牌
商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