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王观)“今年以来民间投资总体上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在今天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1—8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3.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4%,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今年6—8月,国家行政学院对“大力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从评估情况看,民营企业家总体上是满意的,投资信心、意愿和市场预期均有所增强。
■ 营商环境逐步改善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逐步改善。各地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审批程序不断优化,行政效率不断提高,针对民间投资的显性和隐形障碍不断减少。江苏省明确“3550”的改革目标并扎实推进,即工商注册登记环节不超过3天,不动产登记环节不超过5天,投资建设报建环节不超过50天。
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民企负担有所下降。地方通过完善财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涉企收费,不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民营企业真正得到了实惠。广东省全面推开营改增,截至今年4月底,实现企业减税1000多亿元。吉林省组织开展全省涉企收费检查,重点检查各类“红顶中介”及行业协会依托行政权力、垄断地位乱收费等九大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金融服务不断改善,民企融资渠道逐渐拓宽。各地不断创新融资担保、银企对接、基金引导等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浙江省分别成立500亿元的“浙民投”和1000亿元的中国实业投资基金,支持民间投资。江西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1834亿元,推广“诚商信贷通”,使个体工商户的商誉转化为创业资本。
在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障碍依然存在,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融资难、融资贵仍待着力解决;再如,有些政策过于原则、不易落地,有些优惠政策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
■ 双创释放民智民力
关于全国工商联开展的“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黄荣表示,评估表明,双创正在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民智民力、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
双创深入人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一是双创备受社会关注,创业政策位居首位,98.39%的受访者关注或特别关注双创,政策关注度达57.01%。二是双创主体多元化,参与度明显增强,79.51%的受访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双创;东部地区更加活跃;30—39岁的青年群体是主力军;受过高等教育的热衷于双创。三是双创的经济推动效应已成共识,作用明显,受访者中认为双创增强了市场活力、创造了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分别占84.69%、84.62%、78.32%、78.45%,双创正成为增加我国经济活力、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同时,示范基地正在成为双创高地,起到标杆引领作用。创业投资体系初步形成,对双创的活跃发展起到了支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不断聚合政府公共服务、双创服务平台、大型企业等多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