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锔瓷,残缺成就美(手艺)

林苑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25日   第 07 版)

  锔瓷工艺品

  七月中旬,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的一个小工作室,8个年轻人聚在这里,只为参加锔瓷艺术分享会。台上,分享者正在示范修复瓷器的手艺——只见她从铜片中裁剪出一条条锔钉,用锤子和钳子制成书钉状,然后在瓷器裂痕两侧钻孔,再将锔钉微微向内倾斜打进钻孔,最后打磨锔钉,直至瓷器表面恢复光滑且可以重新使用……修复过程让在场的年轻人惊呼不已。

  分享者是有13年手工艺从业经验的香港玻璃艺术家陆珊。她在香港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开设工作室,并且开办各种手工班。对于瓷器修复,陆珊直言自己还未完全出师,举办分享会只是想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学习锔瓷的经历和作品,并让更多年轻人认识这门技艺。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陆珊在媒体上读到关于瓷器修复的文章,被这门传统技艺的精工细致深深地吸引,于是她决心北上,到内地寻访被称为“王老邪”的中国锔瓷第一人——王振海拜师学艺。陆珊的师父王振海是民间艺人“王神手”之孙,家族传承第五代传人。相传,王振海的爷爷曾是慈禧太后的宫外御用工匠。由于王氏锔瓷属隔代相传,王振海自小跟随爷爷学习锔瓷。只是这门从不外传的家族技艺,为何会传授给陆珊呢?时间来到2007年,王振海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而此前与他一起申请的两位老鋦瓷匠已经过世。王振海恐工艺失传,不顾家族反对,毅然决定公开授徒。陆珊这才有了学习的机会。

  陆珊说:“现代器物修复可以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属于前者,因为瓷器不会再使用,修复的目的是为了还原本身的样貌;中国传统的锔瓷工艺则是后者,要恢复瓷器的功能,让人可以重新使用它。”

  锔补修复瓷器与中国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起源已无法考证,最早见于宋代张择端的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中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话就来自锔瓷,因为锔瓷的重要工具就是金刚钻。当然,锔瓷不仅仅是为了修复瓷器,其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明清时代,一些人故意将品相完好的紫砂壶装上豆子,再倒入水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以此把玩。由于现代制瓷业的发展,民间普通的锔活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锔瓷工艺流传了下来,并加入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元素,使得瓷器更具个性化的灵动之美。

  锔瓷可以修复紫砂、玻璃、宝石、甚至是薄得透光的白瓷茶杯,过程繁复,也需要很多心血。其精彩之处在于:工匠不用一滴胶水,只用一颗颗书钉似的锔钉沿裂缝“缝住”,或是用梅花形的锔钉修补破洞,细看碗内,只是隐约见到裂纹,却不见驳口。“每一个步骤都考验人的耐性。比如前期拼贴破碎器具,需要拼到用手指甲刮也感觉不到裂痕的程度。这个拼贴过程往往需要一天时间。”陆珊介绍说,有时候需要用指甲锉为每颗锔钉抛光,再以多种不同密度的砂纸反复打磨,直至锔钉融入杯身、手感光滑舒服为止。此外,如果钻孔较大,还需要以瓷粉或石灰粉混合蛋白,制成天然的黏液填补钻孔。这一步骤要3个月才能干透,少一点耐性都不行。

  要将原来的器物变成一件工艺作品,除了考验人的耐性,锔瓷也在表达每个工匠的修复理念和对美的追求。陆珊希望自己可以在西式器具上突显中国手艺,通过中西合壁的方式创作出一种具有香港地区特色的锔瓷镶嵌,让更多中外人士了解这门传统技艺。

走向生活的工匠之美(美在生活)
锔瓷,残缺成就美(手艺)
沈钧儒:妻贤子慧 乐道安贫(家风家训)
泥土生花的六营村泥塑(非遗)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