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高考并不意味着一切(40年的高考记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31日   第 05 版)

  许冬生(1995年参加高考,考入汕头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许冬生的家乡在浙江省温州市。1995年,她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大考”——高考。1995年,全国尚未开始扩招,因此当时考大学的录取比例要比现在低,考生压力也就不言而喻。很多人只要有高考的机会,就会拼尽全力。

  为了备战高考,许冬生身边不少同学常常凌晨5点就起床读书。天未亮,教室里就已经陆陆续续有同学进来读书。直到第一堂课铃声响起前,教室外的走廊上、大树下,全是学生读书的声音。为了争分夺秒多做几道题,很多人常常在晚上10点宿舍熄灯后,拿出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等到11点查房结束,大家又钻出被窝,点灯继续夜读,常常学到次日凌晨的一两点。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从此,渐渐地,学生要自己掏钱读书,国家对大多数人也不再分配工作。即便如此,高考热度依然不减。

  但社会上对高考的态度也在变得多元化起来。上世纪90年代是温州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大量的个体户由此发家致富。许冬生说,“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论调叫做‘读书无用论’,说什么‘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等,但是,整体上而言,大家对于高考还是很重视的,正是有了高考,许多人才有机会继续深造,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那么,没有参加高考与高考落榜的同学最后怎么样了?

  许冬生说:“很多高中成绩平平,高考也考得不是很理想的同学,现在也非常出色。好几个同学现在自己办企业、做经营,在自己的领域已经小有名气。还有一些高考落榜后选择复读,再去学习、再去考研的也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所以,我觉得高考虽然神圣,但并不意味着一切。”

  (潘蔓玲采访整理)

一根改变了中国的“指挥棒”(40年的高考记忆)
和学生一起进考场(40年的高考记忆)
三代人的大学梦(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是奋斗的见证(40年的高考记忆)
找到生活新起点(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并不意味着一切(40年的高考记忆)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