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和学生一起进考场(40年的高考记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31日   第 05 版)

  肖复兴(1978年参加高考,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如今已是一位著名作家的肖复兴,在1978年的春夏时分,正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

  短短数月之中,这个高三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参加了两次高考,先后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考试和全国普通高考,更为重要的是,时年31岁的他,当时正处于中央戏剧学院招生年龄的上限,如果考不上,他可能将永远被拒之门外。

  “我知道机会不可能像夏日树上开的花朵一样,开完一朵接着还会有下一朵。”在肖复兴的眼中,高考的往事历历,却像旷世一样久远。

  在这之前,肖复兴与高考,已经两度失之交臂了。

  第一次是1966年春天,中央戏剧学院的两位老师来到他所在的中学,请学校推荐适合他们学院的学生去参加考试。学校推荐了肖复兴。“我见到了这两位老师,在他们的指引下,我第一次走进那藏在棉花胡同里的紫藤萝掩映的校园。接到录取通知书就要入学了,‘文化大革命’降临了,一个跟头,我来到了北大荒。”

  第二次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时一切都太匆忙了,等肖复兴知道消息的时候,早已错失时机。

  好在1978年,他抓住了机会,想在最后的机会再次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谁想到教育局通知,此次报考大学,凡在校教师只能报考师范院校。这无疑是当头一棒!我已经报名并准备复习考中央戏剧学院了,况且这是我第二次考这所学院。我一再申明这个理由,并下定决心先考再说。”

  为了保险起见,肖复兴在随后的夏天,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又参加了一次普通高考,报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我想不管怎样,我肯定能考上一所。”为此,已经31岁的肖复兴,开始突击自己最薄弱的数学,从中学教研组借来中学期间的数学课本复习,“我考的还不错,数学这科只错了最后一道几何题,扣了25分,其他一题没错,最终考了个全区第一。”

  最后,学校同意肖复兴去中央戏剧学院报到,并让他带着工资入学。“那时我们这所中学的老校长是西南联大毕业的一位教育家,他只要求我报到之前和年轻的老师搞一次座谈,我到现在还记得他握着我的手,望着我的那慈爱的目光。”

  高考时,肖复兴写作考试的题目是《重逢》,“像是有着命定的成分似的,我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后没几天,分别与十二年前曾经到我们中学招生的那两位老师重逢。”

  重逢的代价,是青春。“我的高考,毕竟迟了十二年。对于今年马上就要步入考场的同学们,我希望你们珍惜,把握好机会,争取考出好成绩,不负青春!”肖复兴说。

  (本报记者 叶晓楠采访整理)

一根改变了中国的“指挥棒”(40年的高考记忆)
和学生一起进考场(40年的高考记忆)
三代人的大学梦(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是奋斗的见证(40年的高考记忆)
找到生活新起点(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并不意味着一切(40年的高考记忆)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