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找到生活新起点(40年的高考记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31日   第 05 版)

  邵洋(2008年参加高考,考入北京交通大学)

  邵洋,目前是中建三局某超高层项目专业负责人,曾参加过两次高考,还参与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今年是他来到北京的第九年,也是他步入社会的第五年。

  回想起他的高考,邵洋的神情略显复杂。

  2007年夏,邵洋刚刚结束高考,纵使他生活的小城市异常闷热,也无法阻挡他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却将梦打碎,邵洋仅以5分之差,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

  邵洋不甘心去读二本学校,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坚持了3年的梦想,经反复思量,他选择了复读,这意味着他要重回高中,再奋战一年。

  “那时候,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像第一次总复习时那么‘兵荒马乱’了。”邵洋说。

  2008年,吉林省高考录取政策发生了变化,实行考后填报志愿。新政策的实行,稳定了邵洋高考前那颗不安的心,他心无杂念,全力备考,最终考了639分,比之前提高了40分。

  和家人、老师几番商量后,邵洋郑重地在第一志愿里填上了最初的梦想——北京交通大学。一个月以后,他如愿收到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高考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生活,每天两点一线,生活圈子小,接触的人也比较少。”邵洋说,“高考后,我一人来北京读书,这是生活的新起点。2009年,我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代表团中的一员,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当我所在的交通运输方阵齐步走过天安门时,那股心头涌上激动之情,难以名状。”

  目前,忙碌的工作令邵洋倍感充实,他所在项目顺利开工,一座座建筑平地而起,这些都记录了他的点滴成长与责任担当。邵洋感慨道:“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节点组成。高考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节点。它带我走向外面的世界,把我推上更宽广的舞台。而我也带着梦想拾阶而上。”

  (陆怡彤采访整理)

一根改变了中国的“指挥棒”(40年的高考记忆)
和学生一起进考场(40年的高考记忆)
三代人的大学梦(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是奋斗的见证(40年的高考记忆)
找到生活新起点(40年的高考记忆)
高考并不意味着一切(40年的高考记忆)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