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一带一路”好书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垣著,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史学泰斗陈垣的代表作,可谓是震惊东、西方学术界,收获无数赞誉的经典,蔡元培称此书为“石破天惊”之作。该书从文学、儒学、佛老、美术、礼俗等各个方面考察了元代进入中原的西域人(色目人)逐渐为中原文化所同化的情况,显示出当时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全书资料丰富、考证精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一代经典。陈寅恪说:“近20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新会陈援庵先生之书,尤为中外学人所推服。”

  陈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长期担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等,不少已成为史学经典,并被译介到海外。他不但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还被毛泽东称为“国宝”。

  陈垣先生之孙陈智超教授撰写的导读中指出,陈垣先生之所以选择“西域人华化”这个主题,是因为过去提起中国的盛世,不是汉代的文景,就是唐代的贞观、开元,清代的康乾。提到元代,最多说它武功显赫,而更多的是注意它的残暴统治。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让陈垣先生想到了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帝国。但他注意的不是元朝的武功,而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大批过去被隔绝的外国人以及西北少数民族,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接触了中华文化,受到感染,为之同化。阐明这一历史事实,正符合他要唤醒国人,振兴中华文化的目的。

  所以他在《华化考》一书中意味深长地强调:“自辽、金、宋偏安后,南北隔绝者三百年,至元而门户洞开,西北拓地数万里,色目人杂居汉地无禁,所有中国之声明文物,一旦尽发无遗,西域人羡慕之余,不觉事事为之仿效。故儒学、文学,均盛极一时。而论世者轻之,则以元享国不及百年,明人蔽于战胜余威,辄视如无物,加以种族之见,横亘胸中,有时杂以嘲戏。元朝为时不过百年,今之所谓元时文化者,亦指此西纪一二六○年至一三六○年间之中国文化耳。若由汉高、唐太论起,而截至汉、唐得国之百年,以及由清世祖论起,而截至乾隆二十年以前,而不计其乾隆二十年以后,则汉、唐、清学术之盛,岂过元时!”(卷八第一节)这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观点。

  本书题目所用“华化”,检阅现存的《华化考》的提纲和初稿,提纲先作“中国化”,后改为“汉化”,初稿沿用“汉化”,至定本改为“华化”,但文中还保留少数“汉化”之词。改“汉化”为“华化”,我们固然可以作这样的解释:元代的汉人与汉族人不是同义语,“汉人”不但指汉族,也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而元代的“南人”中大部分是汉族。“华化”是:“以后天所获,华人所独者为断。”所以,“或出于先天所赋,或本为人类所同,均不得谓之华化”。

  作者从儒学(“儒学为中国特有产物,言华化者应首言儒学”)、佛道两教、中国诗文以及元曲、书法绘画和中国建筑、礼俗等多方面论证元时色目人之华化。由此可见,作者所说的华化或同化,是指文化上的影响、吸收、接受或认同;也可见作者考虑之周全和规模之宏阔。许冠三评论说,《华化考》“论证的谨严,亦是当代罕有。如证《丁鹤年集》通行本皆明刻说,共举五证,证证确切。又证丁氏为回回一节,则有八证。且举证皆按效力强弱定先后,条理井然”。

  《元西域人华化考》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主题的选择、材料的运用,以至著述体例、学风等等方面,都给了并将继续给后人有益的启示。

  陈垣先生当年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夸彼善俗、思革吾华风者”,应为后人铭记。

  (小  章)

不要押金 不要信用积分 温岭借阅“零门槛”
“一带一路”好书荐
跨时代的文化心态(名家读名著)
中斯文化出版交流研讨会举办
听取琴意二三分
从抄书到写书(我与书)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