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9日 星期五

一个家族的“南渡”与“北归”

黄鹏飞 宋玉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9日   第 06 版)

  时光荏苒,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各国广泛关注的今天,华裔后代们追溯着祖先的足迹,带着家族历史,怀着故土情怀,重新踏上了中国这片土地。

  南渡

  “下南洋”最早从唐宋时期已有记载,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闽粤移民为躲避战乱远渡重洋,纷纷到万里之外“讨生活”,徐均棠的父亲徐善元就是其中一员。徐善元只身来到印尼邦加岛槟港,从贩卖猪肉开始打拼,而后又做起了餐馆生意,慢慢地攒了一些钱,把妻小都接来团聚。

  等徐均棠到印尼时,家中已经可以资助他做起一些小生意。18岁时,徐均棠和同龄移民一样,骑着一辆老自行车,开始在西爪哇与南苏门答腊一带乡镇游走做小买卖,因勤快节俭,又好学机灵,他很快有了一些积蓄,家业也从此兴旺起来。

  尽管自己没受过太多教育,徐均棠对子女的要求却十分严格。“家中以说客家话为主,我们兄弟姐妹在印尼长大,但都学会了客家方言。”

  数十年后,徐均棠长子徐启忠仍然记得,每逢华人传统节日,父亲母亲都要认真地庆祝,这也成为家庭内的一个不成文约定,一直延续至今。

  “子孙虽愚,华文不可不读。”徐启忠成人后,父亲这样对他说。这句话也成为了影响徐启忠一生的诫言。

  连“根”

  或许是继承了祖辈的经商头脑,徐启忠从中学起就在店铺帮忙跑腿,而后又去了新加坡巨港经营烟草与糖果店,在雅加达的外资公司打工,很快便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

  1985年,30岁出头的徐启忠开始自立门户,成为了万鸦老的一名贸易批发商。游商经历和生活环境中多元的文化氛围,让徐启忠变得比父辈更加“国际化”。徐启忠曾要求每个子女必须学习一门印尼语之外的语言,汉语是第一选择,为此他还特地请了老师到家里补习。

  在徐启忠看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印尼人选择学习中文,华文教育和补习班在印尼各地兴起。这让他觉得不能再等,必须赶在“大时代来临之前”,让孩子学好汉语。

  北归

  为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北苏拉威西省从去年开始委派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当年9月,首批20名中学毕业生被分别送往中国就读,其中就包括徐启忠的三女儿徐丽雅。

  如今,徐丽雅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学习生活。第一个学期,她以95.3的平均分在班级位列前茅。

  “很多汉语言文化,对于非华裔的学生而言需要较长时间消化,但她往往马上就能掌握,这跟一些中华文化传统在家中延续未断是分不开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师郑雪芳说。

  在徐丽雅眼中,学习汉语既有父辈的期望,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她说:“中国有高效快速的交通,发达的互联网经济,我在一个班级能认识到几十个国家的学生,这些都是在印尼没有见过的。”

  如今,徐启忠在印尼的事业也有了新进展,正带领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为当地导游提供华文对话培训。在徐启忠眼里,自己所做的正是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搭建语言沟通的桥梁。

  从祖辈漂洋过海“下南洋”,到如今后辈们为了交流合作、文化“回归”而各自努力,这是一个华裔家族的百年记忆,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百年往来与变迁的缩影。                

  (来源:新华网)

为侨倾尽爱与情(侨界关注)
侨情乡讯
中马书画联展
吴蛮:让琵琶走向世界
一个家族的“南渡”与“北归”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