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海归的乡愁

贾程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15日   第 10 版)

  在今天的创业大军中,有着许多海归的身影。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寻求发展。那么,对于曾经的海外学子、现在的海归来说,在出国与离乡的过程中,“乡愁”一词会有什么不同的含义?这些在异乡打拼的海归又会给“乡愁”添加什么不同的理解呢?

      

  国内国外 乡愁不减

  无论是身处异国还是他乡,乡愁都是海归割舍不掉的情感。

  周宇翔曾在美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进行工业物联网创业。周宇翔认为,乡愁是在新的环境里对故乡的人和事物的思念之情。而海归体会过的乡愁的内涵却要更宽泛一些。周宇翔说,我算是经历过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思念这两个“乡愁”阶段的。出国学习时,乡愁是对祖国的思念,对应的是国内的生活,不局限于某个城市或地区;回国后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创业,乡愁是地域性的,比较思念家人、儿时的玩伴和故乡的菜。

  廖星现在北京做科技与文化融合相关的创业工作。他坦言,在国外的时候,对于“乡愁”一词有着很深的感悟。“在国外时,我常常思念家乡,尤其是到了节假日,会非常想念家人和朋友们。”廖星说,“现在在国内,我对乡愁的感悟又有所不同。小时候,我随父母走过很多地方,所以故乡对我来说,就是家和父母生活的地方,它是我无论到哪里打拼,心中都会有的一个牵挂。”

  乡愁里的新味道

  随着时代的变化,乡愁在海归的心中,也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

  周宇翔表示:“大多数海归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经历过‘漂泊’的。我曾经在四川读寄宿制学校,然后去美国读大学,后来在香港工作了几年,现在又来到上海创业。实际上待过的每个地方都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故乡,因为那里都有我怀恋的人和事。”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故乡变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乡愁所对应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了。

  周宇翔说:“我是四川人。在四川时,宜宾就是我的故乡;在上海时,四川就是我的故乡;在国外时,中国就是我的故乡。所以对我来说,故乡的定义是相对的,它的范围可大可小。我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影响了我,都代表了我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经历,我对它们都有很深的感情和思念。”

  苏雨寒(化名)曾在加拿大留学,回国后正在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创业工作。谈到对乡愁的理解,苏雨寒说:“有人说现代的年轻人是处在不断的迁徙中的,我很认同这个说法。为了学习,我选择了出国;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努力寻找适合的城市落脚。在不断变换生活地点的过程中,乡愁对于我的意义也慢慢地改变了。我开始在不同的地方寻求归属感,而不仅仅是把情感寄托在我长大的那个地方。我觉得这是人们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而做出的改变,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

  怀揣乡愁寻发展

  乡愁虽折磨人,但很多年轻的海归还是会选择带着对故乡的牵挂,离乡寻求更好的发展。

  谈及思乡与归乡,廖星谈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现在很多海归都面临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回到家乡发展,方便照顾亲人,还是到大城市打拼,谋求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很多行业在中小型城市的发展远比不上大城市。当这二者不能兼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准自我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廖星说,“其实从父母的角度来讲,他们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从内心的想法,有更好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只要有心,距离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周宇翔也认为,乡愁早已不像从前那样带给人极大的羁绊了。“现在见面越来越方便。拿我来说,我的父母在四川,下午买张机票就可以来上海和我一起吃晚餐了。我有个朋友在做高端养老类的项目,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更专业、更科学的机构来照顾父母。这样一来,即使我不在他们身边,也会很放心。另外,在外打拼的同时,如果能和家中父母进行充分的沟通,那么,对故乡的牵挂和乡愁也就没那么折磨人了。”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海归聪明才智尽情施展
智慧城市建设要靠真才实干(创事记)
海归回国租房住
海归的乡愁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