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海归聪明才智尽情施展

骆孟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15日   第 10 版)

  (题图来源:新华社)

  城市地下遍布管廊,地上出行方式多样、秩序井然。人们通过高速的信息通道工作、生活……未来的雄安新区或许就是这幅场景。崭新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发展空间让每一个人浮想联翩。

  在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的7个重点任务中,建设绿色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被放在首位。海归在这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呢?

         

  基础设施先行先做

  白纸绘蓝图,平地起高楼。

  一张白纸,可以说是对当前雄安新区现状的概括。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海归创业学院导师、东南亚和南亚分会副秘书长兼秘书长王金宝提到,“新区可以以全新的方式设计、规划建设,这不同于以往先建城市再将智慧城市的理念加进去的做法。”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毛鸿钧专注于环境治理,他说:“中国以前没有以环境保护为导向建设城市的经验,这次雄安新区建设将绿色提到新的高度,所以参与其中一定会有机遇,但同样也是巨大的挑战。”

  在北京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病”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是采取“跳出去”另建新城的办法。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乐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杨说:“美国首都华盛顿旁边的费尔法克斯郡,就是‘跳出去’建新城的例子,如今那里是高新创业和投资机构聚集的创新高地。”

  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王金宝指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后,有效拉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那么,如何将这些国际与国内的经验高效合理地运用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呢?

  这不是一个“复制——粘贴”的简单过程。雄安新区不会简单复制深圳和浦东,而是要开创国家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

  一些改革举措要在这里先行先试,在深水区中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王金宝一直在从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工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马路拉链’的情况出现。”王金宝说,“之前在做智慧城市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需要挖开马路铺设电缆的情况。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做法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如果提前规划,通盘考虑,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环境保护是海归关注的问题

  毛鸿钧一直在从事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在河北省带领PM2.5防治小组攻克环境保护方面的难题。“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海归也想把在国外看到、学到的城市规划用到雄安新区建设上来。比如北欧的一些国家,绿色出行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所以,居住区和办公区设计的距离不是太远,这就节省了出行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排放。”毛鸿钧说,“北京现在的情况是,大型的CBD、商业圈都很集中,很多人要从很远的地方通勤来单位工作。”

  王金宝回国后从事智慧城市建设多年。他在工作中发现,在冬季河北省部分城市的空气湿度能够达到80%以上,这就给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不仅如此,由于居民居住分散,且大都依靠燃煤采暖,从而导致了很多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针对这种状况也想了很多办法。”王金宝说,“在河北建设了一些地源热泵,同时,鼓励农民使用电来取暖。但地源热泵在极端寒冷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会降低甚至不工作;而电价相比烧煤的价格来说,要高出很多,即使政府有补贴,也是杯水车薪。”

  惠及百姓是最终目的

  如何让百姓有“获得感”呢?前段时间“逃离北上广计划”获得了很多人的共鸣。我们不禁反思,城市的建设难道没有新的道路可以选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雄安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毛鸿钧举了现实中的一个例子,北京建设的CBD等商圈,白天人们从各处汇集而来上班,晚上下班后空无一人。“这无疑增加了百姓的交通成本。”毛鸿钧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压抑,这让人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海归想要在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积极参与,施展才华,就必须把惠及百姓摆在首位。

  “累了,我们该放弃吗?”这是无数留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不断问自己的问题。这也让智慧城市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智慧城市建设是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里也将为海归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挥洒智慧,实现个人价值。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海归聪明才智尽情施展
智慧城市建设要靠真才实干(创事记)
海归回国租房住
海归的乡愁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