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6天的2017“亲情中华·走进侨乡”慰问演出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九州曙色金鸡唤,四海春风紫燕掀。在公主岭、通化、丹东、历史悠久的沈阳等地,艺术家们一场接一场的精彩表演和侨胞侨眷们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情,让这份温情变得更加厚重。侨胞侨眷借着晚会互诉侨心意,让这初春的寒意一扫而尽。
文化盛宴亮点多多
“简直一票难求!”家住丹东的朝鲜归侨张晶感叹,“老早就听说这台晚会规格高,还融合咱们当地的特色。”张晶约上了社区的街坊邻里,很早就赶到了演出现场。
确实,四场晚会无不让观众热情如潮、回味不断。不管是公主岭晚会上备受观众热捧的秫秸秆演奏、剪纸、秧歌、二人转,通化晚会上特色舞蹈、吕剧小品、戏曲,丹东文艺演出中的朝鲜族舞蹈、少儿京剧联唱,还是沈阳文艺演出中的杂技、芭蕾舞剧等,都让人看得懂,看得高兴。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称:“节目有的侧重传统民间艺术,有的则更希望呈现符合大众口味的节目,都很受欢迎。”
“老百姓喜爱的节目,一定是有特色的、贴近生活的节目。”公主岭市范家屯文化馆孙岩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对于归侨侨眷来说,文化慰藉是很重要的。我们通过将地方特色文化,也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东西和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进行结合,碰撞出更具魅力的火花呈献给归侨侨眷以及广大观众。”
“实在是太惊喜了。”参加此次慰问演出的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伊泓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可以说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当地独特浓郁的文化特色,尤其是二人转、小品,这些艺术形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归侨侨眷感到温暖
当看到吕剧小品《回家》时,家住通化市的朝鲜归侨王秀兰落下了激动地泪水,频频用纸巾擦拭。“我相信这个节目讲述了每一位归侨的心情。”说着老人开始追忆起往事,“刚归国的那会儿,内心真的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能回到祖国怀抱,我们激动万分;另一方面看见家乡的变化,我们骄傲不已。”
而在丹东的文艺演出现场,感人的一幕也发生了。“跟着走无论是多远,故乡路你心有良田,胜过世间荣耀与光环,只要有更多人幸福的相见……”当熟悉的歌曲《老阿姨》回响在演出厅时,八十岁的朝鲜归侨李燕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台晚会是专给咱自家人搭的台、唱的戏!”家住丹东市的归侨吕桂蓝激动地说。的确,无论是从节目的编排,或是观众的组成来看,这台戏确实是为广大归侨侨眷们张罗的文化大餐。“目的自然是慰问侨乡,丰富咱们的精神生活。”丹东市群众艺术馆群星艺术团负责人刘云书说。
“特别感动!”家住丹东的朝鲜侨眷卜坤动情地说道,“我们归侨侨眷和侨联的感情不亚于亲情。这台晚会就像一场文化盛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春节的慰问,更是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温暖。”一旁前来观看节目的朝鲜归侨张晶补充称,“其实除了这样大型的文艺演出以外,咱们侨乡社区也经常组织俺们参加小型晚会、联欢会等等文艺活动。增强咱们归侨侨眷的联系,丰富我们的生活。”
“实在是太惊喜了。”参加此次慰问演出的国家一级演员梁召今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观众不断喊着‘再来一首’,这是对我们慰问演出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丰富侨乡文化生活
每一场慰问演出,节目异彩纷呈。有二人转、秧歌舞这类极具东北特色的民间艺术,也有钢琴、芭蕾等带有西洋特色的节目;更有戏曲、剪纸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艺术。“在基层侨乡,像这样丰富而又大型的文艺活动还是很少见的。”88岁高龄的马来西亚归侨严子聪在观看完“亲情中华·欢聚沈阳”文艺演出后称,“尤其是像京剧《打虎上山》这样的节目,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归侨的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
“侨联对我们这些归国华侨特别关心。不仅逢年过节来探望我们,为我们的生活排忧解难,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中秋茶话会、户外徒步运动等,使我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更多亲情。”王秀兰称。这些年,王秀兰见证了通化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街道、整齐的房屋,简直是刚回国时不敢想象的”。
家住通化市的韩国归侨田仁江也称:“除了话家常、送礼物、组织活动以外,还为我们通化捐赠了两所侨心小学,给贫困山区的儿童提供课桌椅和学习用品,解决贫困归侨的子女就业问题,这些帮助都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实际问题。”
暖侨心,聚侨力,助侨乡。归侨侨眷是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对归侨生活的关怀和帮助无疑也是助推侨乡发展的应时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