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第28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已经进入尾声。此次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22人,其中运动员119人,是中国参加境外大冬会最大规模的一次团组。尽管从成绩上看并没有实现飞跃,但大冬会正逐渐成为中国大学生们真正展示自己冰雪运动技能的舞台。
学生运动员成主角
在参加第28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比赛的前一天,来自北京大学的医学博士生谢玥还用手机上APP背了几个英语单词。在随后的比赛中,她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比赛,排在第44名。这样的成绩已经足以让她兴奋不已了。
对于这次比赛,谢玥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重在参与”。她说:“一开始本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滑就上瘾了,后来滑雪就变成了最爱。”
在这支学生军中,像谢玥这样的大学生业余爱好者为数不少。据统计,本届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来自中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所高校,绝大多数运动员是真正的高校大学生运动员,而且地域上也逐渐突破“东三省”的局限,延展到北京、上海、新疆等地区。
这源于2005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独立组团参加大运会后,把“淡化竞技成绩任务,重在学习、交流与锻炼”作为了参赛目标。随后,全国很多高校通过特招等方式自己培养的全日制大学生选手,他们近年来逐步登上大冬会舞台,改变了早期以专业队二三线运动员为主的运动员大学生参赛构成。
奖牌差距仍然不小
截至当地时间2月6日,中国队以3金2银2铜位居第七,俄罗斯位居榜首。从本届大冬会获得奖牌项目上看,中国选手获得的两枚金牌产生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且5枚奖牌全部产生于这个项目,而这也是中国冰雪项目的强项之一。
整体来看,中国队在历届大冬会上有能力摘金夺银的,基本来自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等老牌强项。即便相较于本届大冬会在高山滑雪、跳台滑雪、花样滑冰和速滑项目已夺得14枚奖牌的近邻日本,中国在青少年冬季运动项目上的开展和运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差距依然不小。
冰雪竞技起步时间晚、缺乏专业化训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参加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的李妍锐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在国内参加业余比赛中经常拿冠军的她,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在赛场上先不说技术,装备上就能看出差距,专业的平行大回转都是用竞技板,我用的还是追逐板,连阿拉木图的这种冰状雪都是第一次滑。”李妍锐坦言,在大冬会舞台上觉得自己还像个“小学生”。
夯实校园冰雪沃土
为了扩大冬季项目的院校布局,大体协近年支持南方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一两项冰上运动,参加世界比赛时组队也向南方高校运动员适当倾斜。同时,协会还借助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将北京、河北作为重点区域发展。下一步,大体协将研究在新疆建立大学生冬季项目训练基地。
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和实现“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也助推了冰雪运动在中国学校的兴起。近两年,北京、吉林、河北等省市陆续推广了冰雪项目进校园活动。哈尔滨体育学院校长朱志强介绍说,以往冰球注册运动员仅有200多人,现在激增至4000多人,其中一半来自北京,可见家长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正在改变。
而随着冰场、雪场或俱乐部教练、教师等人才将进一步充实。“这有助于将冰雪普及和教育进一步结合起来,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并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钟秉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