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太看电视剧了,有些叫得很响的电视剧,开头两三集还能看下去,再往下看,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心了。家长里短的戏,一集电视下来,能吵上一架,或发生一个误会,马上就进入广告时段。如果是谍战匪警类的电视剧,进进出出,追追打打,要占去大半集电视时间,能拆开一个扣儿,或引出一条新线,就算这一集有戏了。不知有人统计过没有,我们的电视上的抗战戏,消灭的鬼子比世界上曾经有过的鬼子,不知要多出多少倍?正热的谍战剧,潜伏在大小城市里的特工人员,也许比各个战场上的士兵还要多!影视业大量的需求,与相对贫乏的资源(特别是编剧脑子里的资源),使得渗水和泡沫成为常态。与思想保守无关,也与五毛零钞无关,一般观众如我,闲来无事打开电视,总像重遇一个故事:走进饭店,问老板有什么吃的。老板答,兔子汤。过一会儿,端上一盆清汤。问,兔子呢?汤里熬着。汤也没有兔子味呀。老板说,对不起,你来晚了,前天卖炖兔子,昨天卖兔子汤,今天这就是兔子汤的汤了。
电视剧的供需差,特别是广告业要求“长剧”,使兔子汤的汤成为常态。戏剧保持较有滋味的办法,只有一条,故事有冲突和人物关系有发展。宫廷戏之所以相对能吸引人,就是有较丰富的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的发展,引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冲突。只是当下的宫廷戏成了后宫戏,脂粉裙衩里说事。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其中真有不少精彩的编剧教材。比如《左传·桓公十五年》,写了一段郑国大夫祭仲与两位王公的政治斗争,不到一百个字,写尽了国事、家事、亲情、权谋。短文只九十一字,如下:“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皆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以上一场整个郑国上层斗争的大戏,《左传》仅用了九十一字完成。在这不到百字的文字中,有九层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一,“祭仲专,郑伯患之”。七个字写国家大局,祭仲还在掌管郑国朝政,这让即位当了郑伯的公子突心里忐忑不安。背景是因为祭仲支持另一个公子忽。
二,“使其婿雍纠杀之”。七个字写宫廷政治谋划,从政治扯出了亲情,女婿这一新人物关系出场。政治与亲情发生冲突。
三,“将享诸郊”。雍纠接受杀死丈人的密令,不好在家里设宴动手,于是在郊外设宴请丈人,以便席间动手。
四,“雍姬知之”。这件事让雍纠的老婆知道了。引出又一个人物关系。丈夫请父亲吃饭不在家里,跑到野外,雍姬觉得此事蹊跷。
五,“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皆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这是核心桥段,母女间对话。女儿不说丈夫欲谋害父亲,只是问,父亲与丈夫哪个更亲?母亲更是直言,天下男人多得很,亲爹就只有一个。在政治斗争中,女人立场就是亲情更重!
六,“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于郊,吾惑之,以告。”雍纠之妻于是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丈夫不在家里请客,跑到野外设宴,爹爹要当心啊。局面发生改变,祭仲一出场就掌握大局。
七,“祭仲杀雍仲”。宫廷政变逆转,五字呼应开头的三字“祭仲专”,真是大权在手。
八,“尸诸周氏之汪”。祭仲杀了雍纠把其尸陈在周氏池塘旁,这又将亲情转成政治斗争,光天化日下摆尸给郑国君主看。
九,“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十三字的大结局,郑伯外逃,走时还带走了雍纠的尸体。这是政治同盟的结局。借郑伯的口也说出了这场政治斗争提供的前车之鉴:政治谋略让女人知道了,死了也活该啊!
一场宫廷政治斗争,九层戏剧冲突,九十一个字完成,惜墨如金啊。更重要的是,在九十一个字的短文中,写出了多重人物关系,亲情与政治,家事与国事,不同的立场引出的戏剧性冲突,不同的人物关系推进了故事发展与逆转。建议把这样的古文,当做编剧教材。文字精短,九十一字,人物关系,戏剧冲突,步步生景,层层推进,像一只会打洞,会下崽的活兔子。对了,要紧的不是端出一盆兔子汤的汤,而是逮住一只活兔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