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一首唢呐曲吹尽人世情

刘 洋 陈丹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22日   第 06 版)

  2016年,国产影片《百鸟朝凤》备受关注。作为一部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影片,其音乐的创作与编配是成功的。电影用一首同名唢呐曲及由其变奏而来的悠扬的管弦乐,讲述了一个中国乡村中的传统艺术最后的坚持。

  电影采用最多的配乐就是《百鸟朝凤》。这是一首民间唢呐乐曲,也是唢呐班底最高等级的曲子,同时也是电影的主旋律。影片以唢呐、管弦乐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贯穿全片,从而起到烘托气氛、深化主题的作用。

  就音乐本体而言,这段旋律极富抒情性,婉转悠长,引人回味。在片头,这段旋律以管弦乐吹奏出来,配合三秦大地宽阔的空镜画面,引出电影的开头:天鸣要去找焦师傅拜师。在父亲打天鸣时,焦师傅一下抓住天鸣父亲的手。特写镜头交代出两人的眼神交汇,焦师傅默认收下天鸣,父亲严厉的眼神顿时柔和下来。旋律响起,一直延伸到父亲离开。父亲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虽然严厉但也是深爱。离开父亲是天鸣的第一次成长,也是他唢呐之路的开启。父子之间的深情通过音乐、画面、独白展现得恰到好处。

  电影里,每当有重要段落或是情感节点出现,这段旋律便会出现。如学习唢呐初期,天鸣遇到的挑战是吸河水,这是唢呐的基本功,每次练习时这段旋律都会出现。还有,片中师徒三人学鸟叫的戏中,鸟儿生动灵活的叫声与婉转沉稳的音乐一起,蕴涵着师徒之间技艺的传承与心意的相通,暗示天鸣在学习《百鸟朝凤》上的天赋。在天鸣和蓝玉猜出金翅雀后,带着对天鸣和蓝玉未来的美好遐想,主题音乐的高潮旋律再度响起。此后每当天鸣在唢呐学习上更进一步,它就会以主观音乐的形式标志性地出现。

  片中最动人的一场戏,是最终游家班和焦师傅一起为窦村长吹奏《百鸟朝凤》。这段戏中,音乐起于焦师傅的唢呐,随着情绪的展开,客观音乐逐渐转变为主观音乐。画面中,游家班勉强团聚,重奏《百鸟朝凤》。旋律的再度响起,让人回忆起唢呐艺人曾经的风格、焦家班曾经的团结和睦,回忆起天鸣的成长与焦师傅的老去。此时影片使用音画平行的编配手法,音乐像是一个声音在耳边把所有回忆娓娓道来,平静而悲伤。音乐在焦师傅的唢呐流出血时都没有变化,隐含着无力与哀伤。直到焦师傅忍受不住咳出血来,演奏被打断,音乐才停止。焦师傅坚持着打完鼓,坚定而脆弱的眼神与西落的太阳交叠,加上音乐,渲染出哀伤惋惜的氛围。

  电影中像这样的音乐主客观转化,常常起到承上启下的转场作用。片尾,音乐起于画面中吹奏乞讨的唢呐艺人,然后场景转回无双镇——焦三爷墓前,音乐从客观变为主观。接着,天鸣吹起唢呐,音乐又从主观变为客观。天鸣单独为师傅吹奏《百鸟朝凤》,体现出他对师傅的尊敬,对唢呐这门手艺的尊重。焦三爷模糊地出现在坟头之上,音乐变成主客观结合,所有的回忆涌现出来,也带着疑问:唢呐的未来是什么?老手艺人的未来是什么?焦三爷消失于道路尽头,暗示着唢呐未来的迷茫。整个片子以这段旋律开场,也以这段旋律告终。

  此外,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的转换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在需要煽情的片段,比如焦师傅教两个徒弟时、焦师傅最后一次替天鸣吹奏《百鸟朝凤》时等,都是起于一段音画同步的有源音乐,而后加入伴奏,接着消去唢呐的声音,转化成交响乐,用恢弘的气势渲染气氛,以此凸显出唢呐艺人英雄式微的一种悲凉。

弥渡山歌(名家说民歌)
浸入式体验成都动漫嘉年华
安徒生中国特展将亮相
话剧《李尔王》:欲呈现朴素哲学
一首唢呐曲吹尽人世情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