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横竖蕴含汉字美

凌石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26日   第 05 版)

  空山(右)在书法课堂上

  利雅娜展示自己的书法作业

  星期二下午3时3刻,芬兰留学生空山背着装有毛笔、毛边纸、毡子、墨汁和砚台的书包离开了宿舍。他要去的地方是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在那里,还有近20名外国同学将要和他一起学写中国书法。

  一进课堂,就能听到年轻的书法老师梅涵为学生播放的中国古琴曲。随着学生纷纷打开各自的墨汁瓶,中国墨汁特有的香气就在教室中飘散开来。

  这次书法课的主要内容是临摹一篇楷书字帖。动笔前,梅涵先进行讲解:“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它最初出现在汉朝末年,兴盛于唐朝,直到现在依然是中国通行的汉字手写体。唐朝初年有三大书法家,其中有一位名叫褚遂良。他的楷书字体刚劲清丽、笔法娴熟,开启了中国唐代的楷书规范,代表作就是今天我们要临摹的《雁塔圣教序》。”说着,梅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分发了《雁塔圣教序》的分页,学生们仔细观察手中字帖上的字形,铺展开面前的毛边纸,提笔蘸墨,认真地写了起来。一时间,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古琴曲的声音。

  选修这堂书法课的,除了芬兰的空山,大部分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他们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的高年级本科生,对中国传统书法有浓厚的兴趣。虽然有的还不太习惯毛笔的握笔方式,有的还无法自如地控制笔锋的走向,但个个都兴致勃勃地认真书写着。利雅娜是班上写得最好的同学之一,她用很标准的姿势握着笔,腕力稳健、笔顺准确,写出的字大气端正。看着她的字,不会想到是出自外国人之手。“我从大二时开始接触中国书法,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汉语教师,所以我觉得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很重要。中国的书法太美了,我会一直学下去。”利雅娜说。

  课程到目前已经展示、讲解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法字体,这些对外国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也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每次上课,我都会留很多时间给他们练习书写。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能明显地看到他们的进步。”梅涵说,“学写书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汉字的笔顺,了解书法背后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面对字帖上的一个字,空山有点犯难,于是举手问老师。得到它是“孤独”的“孤”字的答案后,空山说:“这个字竟然也可以这样写!汉字的写法这么灵活多变,就像中国的哲学一样。”空山人如其名,思想深刻,常常和老师谈论中国古代的思想。他虽然是班上唯一的男生,却没有性格急躁的特点。“我很珍惜每周一次的上课机会。书法就像古代人‘打坐’‘参禅’一样,可以锻炼我的内心,只要内心平静,字自然就可以写好了。我喜欢一心一意地写书法的感觉。”空山说。

  除了书法课堂,北京语言大学还开设了全国第一个面向中外学生的书法社团“人文书社”,定期举办书法创作、交流学习活动,让中国书法更好地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发挥作用,培养更多热爱汉字和书法的中外学生。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教授说:“学书法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学习汉字的有效途径。随着学习书法的各国留学生的增多,书法也被他们带往世界各地。”现在,朱教授还招收了几位书法专业的外国硕士生、博士生。日本留学生桥本侑马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日本书道的源头是中国书法,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向中国的书法大师学习书法最根本的精华。”

  正如空山所言:“中国的书法是世界的瑰宝。”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艺术,还蕴含着世界共通的精神财富。外国学生学习书法,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汉字水平和思想修养,同时也能促进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好翻译让中文不再陌生
翻译的准确性第一(点点滴滴)
火车站内的钢琴赛
汉语课引来当地记者
首届“一带一路·再读中国”项目在京启动
横竖蕴含汉字美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