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日前于国家大剧院公演。作品围绕中国古老的“傩”文化,以舞蹈独有的方式,生动诠释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以及中华文化精神的源远流长,可谓是北京舞蹈学院“2016年秋冬演出季”50台82场演出中,既富神秘古意又具现代审美的一台视觉盛宴。
对“非遗”进行研发创作
“傩”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发端于夏商,形成于周,至今延续了数千年,被誉为“活化石”,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傩文化对亚洲及东南亚各国,尤其韩国、日本影响深远,日本的“能剧”便是发端于此。
北京舞蹈学院的《傩·情》正是基于这种古老的民间文化创作的。这部作品被定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主要源于该剧总导演、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对舞蹈高等教育中创作实践的思考。在他看来,学院的创作与商业演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首要任务是立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上的发现和开创。
《傩·情》全剧分为“开天辟地”“生命造化”“风调雨顺”“生生不息”“神鬼情缘”“笃诚敦厚”“崇文尚礼”“和合昌盛”等10个段落。剧中,各路神仙带着夸张的面具纷纷起舞并寄托着美好的寓意:“开山神”除旧迎新、“大鹏雷神”保佑五谷丰登、“傩公傩婆”致敬生命的和谐、“魁星神”主宰文运昌盛、“双伯郎”歌颂手足之情、“和合神”寓意同心同德……
剧中的序和尾声由来自江西南丰县石邮村的傩班出演。据石邮村村长叶根明介绍,傩戏是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村子的,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这次演出,他们的服装、面具、乐器都是从老家带来,与如今每年仍延续的乡间跳傩仪式中的完全一样。傩班中年龄最大的老艺人罗会武已经77岁高龄,他在序中带领“众神”开启仪式,在尾声中引领“众神”摘下面具,完美诠释了“戴上傩面是神,摘下傩面是人”的神秘寓言,令人印象深刻。
让古老与当下对话
有数百年历史传承的傩班民间艺人,与学院派的艺术家联袂演出,就像传统与现代的一场对话,表演与仪式的划分模糊了,古老与当下被举重若轻地拉进同一时空坐标,在艺术的高处相遇。
谈到与北京舞蹈学院的合作,叶根明连连说道了不起:“能做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他们把乡村的傩戏舞台化后,虽然有所不同,但是更加时髦,能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看。”
为了让《傩·情》既有古朴原始气息,又融入现代审美,北京舞蹈学院研创团队在3年里数度深入石邮村采风。青年舞蹈家们拜当地傩班老艺人为师,一招一式地向他们学习最原汁原味的跳傩技艺。剧中每一个傩神形象与舞蹈动作都有明确的来源和出处。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舞蹈家们对其中最有特色、代表性的元素进行了艺术加工。
由于几乎全程戴着面具,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演绎傩舞并不简单。舞者用了大量的时间练习,以适应沉重的面具以及由此带来的视野上的局限。不仅如此,带上不会动的面具,人物没有了表情,舞蹈的生动便全要靠演员的肢体来实现,如何将面具与舞蹈动作配合到一起,创造出活灵活现的人物,这着实令年轻舞蹈家们经历了一番考验。
演出后的采访中,观众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震撼”。一位观众称:“看了演出,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心灵的震撼与敬畏,这种敬畏与鬼神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一种人的信仰的升华。”还有观众说:“这是一次精神之旅,看了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动作,再看专业舞者的表演,我觉得就是在继承,在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有魅力!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演出,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