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

“吴越人家”:古法蓝染书写“现代匠心”(中国民间工艺)

王锦强 吕春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08日   第 10 版)

  “吴越人家”萧山过江布染织技艺晾布

  荀子《劝学》有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此处的蓝即为蓝草。相传,秦汉时期,杭州先民在葛岭找到蓝草,可用于印染,并且经久不衰。于是在吴越之地开启了蓝草种植历史,蓝染作坊兴起,蓝印花色蔓延。当地老百姓将此草提取色素染衣着装,谓之“青衣百姓”。至今还存在于杭州上城区的知名的街坊地名如刮浆坊巷、染坊弄、浣纱路(河)、布衣弄,活色生香地向世人叙述了杭州“古法蓝染”的浪漫故事。

  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宋韵小镇繁华地的“吴越人家”,是体味杭州“老底子”文化记忆的好去处。虽然从事古法蓝染手工技艺劳神费力,但坚持传统的天然植物印染仍是杭州织造艺术的一处美景。看到各种蓝印花布工艺品和充满水墨风情的丝巾,仿佛回到了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

  “吴越人家”的掌门人吴莹夫家是“老字号”染坊家族,曾经营的“一新坊”在江浙一带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山过江布染织系其祖传古法蓝染技艺,蕴藉着江南民间文化的精致和优雅,吴莹非常痴迷江南民间情怀的归属感。但她坚守而不“死守”,再古老的东西也需要新的元素来点染和活化。新的元素使其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如传统的被遮盖染色,可谓花样百出,既有漏版、扎、夹、压捆等染料从板蓝根里撷取,也有从茜草、苏木茶花、橘子皮、茶花、茶汁、红酒,甚至葡萄、杨梅、柿子、桑葚等水果中提纯和萃取植物颜色做染料,让五彩缤纷的布艺产品始终散发着传统的韵味。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要着眼于健康地延续其生命。“吴越人家”认为,匠人匠心就应该让自己的手艺创造出现代价值,而不仅仅是待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而突破与创新是创造现代价值的关键,培养传承人是核心。吴莹首先让自己的女儿杨洁进入专业美术院校学习,并赴柏林攻读硕士学位,努力实现让历史走进今天,走向现代,走向时尚,接轨国际。比如将萧山过江布设计成饰品挂件、家居家纺、软装类、旅游纪念品等,更受人们青睐。

  萧山过江布是全棉土布,植物纤维;但杭州是丝绸之乡,丝绸是蛋白纤维。因此杨洁及其设计团队投入精力用前沿文创转化科创成果,提高社会认知度,成功让古法蓝染技艺运用于丝绸,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以往使用萧山过江布技艺制作出来的服饰,贴身穿上后往往变成了“小蓝人”。吴莹杨洁母女及文创团队调整配方配比,终于解决了色牢度的问题,此项技术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萧山过江布的文化韵味及其江南记忆带给人更多的美丽遐想,“吴越人家”用“传统精神”书写着“现代匠心”。

“栖霞寺”:皇帝老儿写简化字?(汉字故事)
求大同 从古到今的梦想
“吴越人家”:古法蓝染书写“现代匠心”(中国民间工艺)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