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南京城东北20多公里的栖霞山上,有座名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南朝古刹——栖霞寺。栖霞山又名摄山,因山上盛产药材食之可以摄生而得名,故栖霞寺寺门门额上悬有一块“摄山栖霞寺”竖匾(见图一)。
2005年8月28日,南京《金陵晚报》一篇《栖霞寺匾额有误》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打破了这座千年古刹的宁静。下面是报道的部分内容——
昨日,本报读者林先生打来热线称,栖霞寺庙门上的匾额有错别字,“栖霞寺”应该为“棲霞寺”,因为寺上匾额的落款是“御笔”,也就是皇帝的手迹,因此是不可能出现“栖”这个规范后的简体字,而应该是它的繁体写法——棲。
记者就此特地前往栖霞寺,向寺院的隆相法师求证林先生的说法。
记者在寺院山门前看见,由当代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山门为繁体的“摄山棲霞寺”(注:应为“棲霞禅寺”。见图二),而落款同样也是繁体。但是寺门匾额却是简体版的“摄山栖霞寺”,落款为“御笔”。情况与林先生所说一致。
寺院的隆相法师解释说栖字的简体和繁体在古代其实是通用的。但是这个匾额究竟是哪个皇帝题写的,法师说已无从考证。
“栖”字的简、繁体真的在有皇帝的年代就通用了吗?记者向地方志专家王涌坚求证。王涌坚听后否定了隆相法师的说法。王涌坚说,古代人不可能用“栖”这个简体字,因为新中国成立前要用到“栖”的地方一般都用它的繁体字,包括《词源》都标注“栖”是“棲”简化后的写法。
王涌坚说栖霞寺庙门匾额究竟是哪个皇帝御笔、是不是皇帝御笔都尚待考证,但是以皇帝的名义题写简体字显然在推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今人写繁体字,而古人写简化字,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隆相法师的解释是正确的,古代“棲”“栖”通用。翻开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栖”“棲”二字都有收录,标明“棲”为俗字,“栖”为正字。简化字舍繁取简,舍俗取正,是正确明智的选择。
那么,怎么会出现两个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呢?
“棲”,我们一望而知为形声字,“妻”为声符;“栖”,从木从西为会意字,同时“西”也兼表声。
关于“西”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西(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 图四是“西”的字形演变:
大家看,“西”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像鸟巢形;小篆则在鸟巢之上加一折叠曲线以为鸟形,表示鸟落在巢上休息。所以,“西”的本义就是鸟巢,兼有栖息之义。故“西”是“栖”的古文写法。
《说文解字》亦收录“棲”的篆字,释为:“西(栖)或从木妻。”清段玉裁注曰:“盖从木、妻声也,从妻为声。盖制此篆之时,已分别西为东西,棲为鸟在巢。而其音则皆近妻矣。”就是说,在“棲”字出现之时,“西”字已专指方位了,并另造一“栖”字。
其实,这场争论的答案就在身边。在栖霞寺山门外,立有一通江南古碑——刻于唐上元三年(676年)的《摄山栖霞寺明徵君之碑》,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书,上面清清楚楚地镌着“栖霞之寺”4字(见图三)。同时,碑文题名中“摄山栖霞寺”的写法也与寺门匾额完全一样。
至于寺门匾额上“摄山栖霞寺”为哪个皇帝的御笔?仅从书风判断,似应出自乾隆皇帝之手。乾隆雅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浸淫其中数十年,其书工稳圆润,婉转流畅,楷书中多夹有行书笔意。如果不错的话,旁边钤盖的应是“乾隆御笔”玺印。另据资料显示,乾隆曾在栖霞寺建造行宫,5次御驾亲临,为栖霞山写下116首诗歌,在《乾隆御制诗文法帖》中,“棲”“栖”两种写法都有使用。至于乾隆题写“摄山栖霞寺”时,为何舍“棲”而取“栖”?我想主要是出于整体布局均衡的考量。因“摄”“霞”两字笔画均较繁密,而“栖”字夹在中间需要相对收敛,故选用笔画较少的“栖”,以便分出宾主。
这正是:栖棲自古存,简化定一尊。岂料千秋后,丛林文字门。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