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敦煌,中国的名片

本报记者 赵树宴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1日   第 06 版)

  外国游客观赏莫高窟

  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4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4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1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盛大开幕,并将永久落户敦煌。

  之前,我随2016“一带一路”外国主流媒体团到敦煌考察,来自世界近百人的外国媒体记者分为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4组。他们眼中的敦煌,到底是什么样?

  走在敦煌街道上,栩栩如生的壁画雕砖,活灵活现的青龙、玄武图案,主题突出的古典装饰铁艺花窗,各具特色的飞天灯、驼铃灯,处处呈现出汉风唐韵。

  晚上,我们受邀观看了《敦煌盛典》大型沙漠实景演出。张拉膜洞窟、人造鸣沙山小沙丘及弧形月牙泉,随着剧情的变化,360度旋转钢结构半圆形观众席前后位移,着实让“老外”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乐趣。

  在沙洲夜市中有一家咖啡店,老板凯文·基利夫妇来此旅行后,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敦煌一直让他们念念不忘。2008年,凯文放弃了自己从事的建筑业,和妻子带着儿子,从美国来到了遥远的敦煌,开了这家“绿洲咖啡”,店名源自敦煌的别称“戈壁绿洲”。

  同行的媒体团成员——埃及新闻总署非洲版总编辑拉曼丹·古拉尼来中国前,他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材料。在敦煌博物馆里,讲解员和翻译回答了他提出的诸多问题。拉曼丹认为,埃及和中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彼此应当加强了解和广泛交往。当讲解员讲到“凤凰”时,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媒体人热烈地讨论,如何用阿拉伯语表达这一吉祥鸟。

  一袭长衣长裤的塞内加尔新闻网总编辑达乌达·米内笑已是第4次来中国了。他笑着告诉记者,敦煌目前的天气和他的国家差不多,让他感到很亲切。不少塞内加尔人对中国都有了解,因为那里有许多中国援建的项目,中国故事甚至入选了他们的中学教材。这次人民日报组织的活动很有意义,加深了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了解。达乌达·米内笑说:“我之前曾写过多篇关于中国文化的报道,我会把所见所闻告诉我国人民,让他们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

守望敦煌 倾听丝路交响
敦煌,中国的名片
庐山之夜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