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守望敦煌 倾听丝路交响

张 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1日   第 06 版)

  敦煌月牙泉美景如画。
  张 坤摄

  敦煌莫高窟。
  资料图片

  敦煌自古以来便是文明璀璨的丝路重镇,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古丝绸之路上,吐蕃、波斯、鲜卑等民族共存,与汉族不断融合。在敦煌壁画中便可看到西域各国人的形象。

  在佛教东传之前,儒家文化已在敦煌生根,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变成中国式的文明。

  

  张大千曾在敦煌居住3年,期间带着自己的作品去西方展览,引起巨大反响。于右任专门到敦煌看望他,惊叹现场看到的壁画与张大千所作仿品完全不同,给人带来极大震撼。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茫茫戈壁中一处亮丽的绿洲。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艺术恢弘,以“敦煌石窟”、“飞天壁画”闻名天下;又以阳关、玉门关扼守边陲,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慨叹。

  近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邀请,做客北京大学朗润园,畅谈千年敦煌的恢弘历史与承古开新的恒久魅力。

  开放心态成就敦煌价值

  敦煌镇守河西走廊西侧,是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枢纽,曾经驼铃阵阵、商贸繁荣。在千年历史长河中,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几经沉浮:汉唐盛世,其为“丝路咽喉”,行人往来络绎不绝,繁华一时享誉中外。宋明以来,海洋文明骤起,丝路日益沉寂,敦煌荣光日隐,昔日“宝马雕车”已成过眼烟云。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欧,畅通东西,让敦煌重焕生机,迸发出积郁数百年的生机与活力。

  “有时候,文化传播根本无法想象。我到埃及参观时,看到了埃及壁画和敦煌壁画的相似性。”王旭东说。在敦煌壁画中,能找到雅典卫城石柱的影子。

  “多元、包容、不同文明的汇合成就了敦煌文化。开放的心态是造就敦煌文化的核心。”北京大学东方战略与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宫玉振说,“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交流通道,中国古代的国际化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中国需要文化自信,而真正自信的文化是开放的。在敦煌,很多宗教并存于一个洞窟中。宫玉振说:“当你尊重对方的时候,对方才尊重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

  文化长河融汇人类瑰宝

  在敦煌,高大的沙丘线条粗旷,远处的湿地与雪山为这片土地提供滋养。正是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下,敦煌石窟依山而起。虽然敦煌石窟远离中原文明中心,但也正得益于此,中国历代战争对其影响较小。

  敦煌石窟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莫高窟1700米的崖体上,共开凿了735个洞,壁画几万平方米,彩塑几千身。一些窟前遗址和很多壁画里的器皿,都可成为今天的创作元素。“我们把这些画下来,便是一个设计图,可以直接建造这样一个建筑。”王旭东说。

  敦煌石窟藏经洞里出土了5万多件文物,包括佛经、卷画、器物等。它们的制作技法非常丰富:有不同造像形式的花砖与佛塔、有石胎泥塑与木制影塑等。有意思的是,由长安洛阳一带传来的技艺成为莫高窟最高的艺术成就,但现在,人们在长安找不到它们的痕迹,反而是莫高窟保留了这些古老的记忆。

  到底是谁创造了饱含艺术成就的敦煌石窟?

  王旭东认为,敦煌的创建要感恩两条河流:一条是敦煌莫高窟前的宕泉河,它保证这里人们的生活发展,给莫高窟带来了无限生机;一条是人们的心灵信仰长流。这条“河流”不属于皇家,因为皇家一朝一代是割裂的。只有普通民众的信仰,才能让敦煌石窟艺术延续上千年。

  值得注意的是,敦煌地处内陆,干旱少雨,又紧邻曾吞没楼兰古国的库木塔格沙漠,因此,建设绿色屏障、抵御沙漠侵袭便成了延续文明的必要保障。现在,敦煌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治理和环境美化工程,用一条条绿色长廊将大漠拒之门外,守卫这片土地辉煌的过去,让千年文明在绿色中薪火相传。

  “数字敦煌”传承千年艺术

  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洞窟去欣赏这些艺术瑰宝,敦煌石窟的壁画、彩塑非常脆弱,终有一天将会消逝。所以,保存这些壁画、彩塑格外重要。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王旭东表示,截至目前,已有120个洞窟完成数字化采集,40多个洞窟完成整体头像处理。

  敦煌研究院与亚洲研究院合制了一台10亿像素的相机,用来拍摄佛龛塑像。拍摄的塑像线条没有变形,色彩也是保真的。研究院制作出了每个洞窟的三维结构,建立了洞窟之间的关系。

  王旭东说:“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最终落脚点是传承应用。”今年,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上线,可以在电脑、手机上浏览。通过该技术建立的数字展示中心,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7个洞窟的壁画彩塑及其产生背景。这样可以减少洞窟内实地讲解时间,所以,现在洞窟游客的承载量增至6000人。

守望敦煌 倾听丝路交响
敦煌,中国的名片
庐山之夜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