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公安部推出规范执法视频

让镜头下的执法成为习惯

柴逸扉 张云歌 张鸿腾 夏子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7月28日   第 04 版)

  赵顺清作(中新社发)

  民警应该怎样规范执法?围观群众拿手机录像,民警该如何应对?交警在执勤过程中要站在车辆附近的哪个位置?

  近日,公安部举办了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针对基层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进行了直观演示。视频中还指出,民众拍摄若不影响执法,民警不得干涉。“镜头下的执法”预计将成常态。

  

  规范执法 注重细化操作

  “人民警察证是人民警察执法证件,民警执法时应随身携带,在执法对象要求出示时应当出示……”

  标准的播音腔,严肃的口吻,配合着警察从胸前口袋中掏出执法证的画面,这就是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里的内容。70分钟的演示,从法律要求、处置流程、行为举止、策略技巧等方面,对民警在执法实践中具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进行了直观呈现。

  标准化、严要求是规范执法的重要特点。

  比如民警在查验居民身份证时,对于执法对象出示身份证并排除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礼貌放行;如果拒绝配合并与民警纠缠,民警可以采取口头传唤、强制传唤等措施;对于没有随身携带居民身份证的,提供机动车驾驶证、护照等有效证件证明身份也是可行做法,也可以报出自己的公民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提供给民警查验。

  此外,演示片还清晰地回答了民警在查缉车辆时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查处交通违法应认真听取当事人陈述,注重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主动放弃不当行为。在处置过程中,民警应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专门的民警或辅警摄录全部处置过程。在有视频监控的条件下,指挥中心应全程录像,尽可能留下在场群众的联系方式。

  以“仁”待人 彰显人文关怀

  据了解,此次规范执法的培训不仅突出了“严”字,也强调了“仁”字。通过演示视频可以看出,未来的执法将重视对警察形象的树立、对当事人的心理感化,体现了以“仁”待人的人文关怀。

  比如在查处路面违法时,警察有可能遇到违法者带有儿童的情况。此时民警就需要先对儿童进行安抚,既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又能对当事人产生心理感化。

  而在部署查缉嫌疑车辆时,规范明确要求民警不得在车前强行拦截,紧急时可用拦车破胎器;检查车辆时,保持安全距离,当事人锁闭车门拒不开启车门,民警可依次口头、徒手和使用警械执法。准备采取破窗强制手段之前,向指挥中心报备,破窗时,选择不易危及车内人员安全的一侧。带离违法犯罪嫌疑人后,及时清扫路面遗留物,迅速恢复交通。

  此外,在以往执法的过程中,民警对群众的围观、拍摄行为曾不知所措。按照规范的要求,民警应该在执法中向周围群众表明身份,说明情况,争取配合。只要民众的拍摄不影响执法,民警就不许干涉正常拍摄。

  阳光执法 推进依法行政

  “近几年,关于执法问题,公安民警的确背了很多‘黑锅’。”一名长期在一线执法的公安民警表示。他说,通过视频培训,公安部进一步明确了执法规范。让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不仅有助于改善民警形象,也有利于公安民警的自我保护,便于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有据可查”。

  而从群众的角度来说,许多人也表示规范执法有助于保障公民权益,也能提升公安执法的权威性。不少微博网友纷纷为公安部这条关于视频执法培训的微博点赞留言。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东对笔者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规范执法的培训将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便于民众监督执法行为,实现“阳光执法”。

中国绘就网络强国路线图
中国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发布
甘肃举行泥石流滑坡应急演练
内蒙古首趟中亚班列开行
尼日利亚“中国造”铁路通车
中央援藏援青干部抵拉萨西宁
让镜头下的执法成为习惯
日美澳没有资格对别国指手画脚
国际合唱节在京开幕
责编:陈劲松 刘 峣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