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据报道,在印度孟买,1到2岁儿童的家长早已纷纷寻找合适的华文培训机构,以保证自己的孩子在掌握汉语上抢占先机;在新加坡,当地的电视媒体合作推出了首个儿童华语教学频道,以帮助狮城儿童学中文。海外儿童远离中文大环境,学中文的方法当然不能等同于中国国内。对此,海外汉语教师开发和利用多种形式,以达到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提高汉语言能力的目的。
电视节目学得快
当今的儿童,每天放学后最大的乐趣恐怕就是玩电脑、看电视了。电视节目生动形象,能让儿童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美国俄勒冈州彩虹桥中文学校教师刘亚飞已经有22年的海外中文教学经验,尤其对于低龄儿童的中文教育有独到的心得。她说,中文学校要想吸引住孩子,帮助他们把学中文坚持下去,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布局上独具匠心,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今年,在课余时间,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儿童电视剧《外国孩子中国爸》。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而且都看懂了。因为,在之后的造句练习中,他们都能常常用上‘冯晓蕊、赵小刚、马大哈、雅各布’等电视剧中人物的名字和对话。可惜,中国国产的儿童电视剧太少了!”
印度尼西亚梭罗市的中文教师沉香说:“通过电视或视频节目学中文,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可根据自身汉语水平选择感兴趣的和适合自己的节目,更灵活,更自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中文水平的学生,沉香会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电视节目推荐学生观看:幼儿适合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巧虎学汉字》,有趣又实用;少年儿童适合看《西游记》《三字经故事》,能一边看故事,一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青少年和中文水平较高的儿童则可以看《家有儿女》,其中涉及很多日常生活用语,且幽默风趣。
儿童歌曲记得牢
唱歌也是一种好方法。儿童喜欢唱唱跳跳,中文儿童歌曲中又有很多经典曲目,旋律动听,歌词优美,且能有效化解学习难度,非常适合儿童的特点。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幼儿班教师尹霞说:“儿歌教学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比如唐诗新唱《静夜思》《悯农》《春晓》等儿歌,年幼的孩子在唱唱跳跳中大致明白了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记住了诗歌内容,无需再死记硬背。”
美国纽约贝塞思布鲁克林学校的中文教师徐冉说:“唱儿歌是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很多较难的语法点和词汇都可以通过歌词的形式,让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不自觉地掌握。”除了现有的经典儿歌,徐冉和她的同事们还原创了10首中文歌曲,更加有针对性地辅助儿童学中文。这些歌曲一共囊括了600个中文词汇,且内容都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有向父母、老师、同学传达爱意的《我爱》;有记录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我的一天》;有表达美好希冀的《愿望》。在学唱这些儿歌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快便掌握了许多常用的中文词句。
课堂游戏用得活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各种有趣的游戏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将中文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往往事半功倍。
刘亚飞说,学语言是为了交流,要想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必须建立汉语词汇库。可以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去营造、积累、应用,逐步建立汉语词汇库。她将情景对话引进课堂,设计了许多不同场景,例如:买卖东西。孩子们将所有的玩具、学具都搬出来,自己划分不同的区域,“买卖人”开始吆喝,卖东西;“购物人”开始讲价,买东西。孩子们还发挥想象力,用玩具当手机,开始“电话购物”。每次的情景游戏都令学生十分兴奋,全情投入。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口语表达,养成了使用中文交流的习惯。
沉香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做的游戏是“词语接龙”:由上一个词语的末字作为下一个词语的首字,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词语。比如,你好-好吃-吃饭-饭碗-晚上-上学-学校-校车-车站……。 “课堂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奇的心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走,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消化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沉香如是说。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尹霞老师还经常带着学生一边做手工,一边学中文。手工制作的内容包罗万象:秋天的蘑菇、中秋的月饼、春节的灯笼、春天的鲜花等。在学《颜色》这一课的时候,她让孩子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做成花。学生不仅能在动手的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会课文中的字词和对话,还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自己头脑中的事物。通过做手工学中文,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
电视节目、儿童歌曲、课堂游戏等都是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学习途径。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这些辅助方法,就会形成老师教得顺心,儿童学得开心,家长看着安心的局面,海外中文教育,特别是海外低龄儿童的中文教育就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