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网企如何用好“狼性”文化(云中漫笔)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5月09日   第 11 版)

  上月中旬,国内某互联网公司总裁在员工大会上演讲时称,公司在取得成功后,企业内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兔子”,因为这些“兔子人缘好,讨大家喜欢,但它不出业绩……它们还形成兔子窝,霸占着岗位、资源和机会”,所以要全面实施“狼”文化,赶走“兔子窝”。此言一出,获得众多企业首席执行官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高管的共鸣与点赞,同时也引发诸多质疑。

  其实,这个总裁的观点并不新鲜。4年前,笔者曾在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一天,公司内网发布总裁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这位总裁鼓励员工要多些“狼性”,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意识和群体奋斗精神,同时他还建议,如果员工只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混日子,应该选择离开公司。

  遗憾的是,4年过去,该公司员工对“狼性”的理解似乎并不如精密的绩效考核来得深,结果是公司的营收增长缓慢,最近还因一件公共事件深陷舆论漩涡。

  究竟是“狼性”文化的问题,还是公司管理层的思想出了问题?其实,都有问题,或者说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这些公司倡导的“狼性”文化,存在着一些共性,正如“狼性”文化的缔造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总结的: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各家公司采用拿来主义,各取所需。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特别是一些前期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还没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更没有孕育出有底蕴的、引领性的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尚处在亚健康状态。

  《华为什么时候倒掉?》一书,名字有些耸人听闻,但书中对华为“狼性”文化的理解倒颇为全面。例如,书中指出,企业“抢”的能力只表现在市场环节,而不是所有员工都要学狼性;企业要求员工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而不是简单的吃苦和加班;企业要求员工要有创新,但并不是什么钱都赚,不能存机会主义思想……对于很多创立不久、成长较快的企业来说,全面理解这种“狼性”文化很必要。

  从大的市场环境来说,中国经济正迈入新常态,对企业的要求也进入了新阶段。“狼性”文化提倡不惜一切手段抢占市场份额、唯业绩论等,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的“双赢”、“懂人性”、“知人心”的企业文化、比拼企业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等理念差异明显。如果单凭着“狼性”,以突破底线、颠覆规则为能,那只是在钻法制与信用环境不完善的空子,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内部管理应去粗取精,将“狼性”文化的特质和企业员工真正的需求结合起来,协调好员工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才能有创新的内部环境。外部竞争的“狼性”则应转向供应链竞争。现如今,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是一条生态链,少了谁都玩不转,只有利益共享、追求多赢的企业才能活得长久。

  有人说,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文化,一定诞生在伟大的创造之后,而不是相反。这句话对于企业“狼性”文化的养成来说同样适用。

网企如何用好“狼性”文化(云中漫笔)
谁来守护互联网生活?(网上中国)
前哨战打响,VR离风口还有多远?
“无人驾驶”驶入快车道(海外网直击)
责编:宋 鹏 邮箱:songpeng@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