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19日 星期六

告别故乡(留学素描)

吕方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19日   第 09 版)

  窗外是漆黑的,甚至看不到街对面的廊灯。在漫长的冬夜里,整个圣凯瑟琳市总是一片静谧。我来这异国小镇已经3年了。看似短短的一瞬间,回忆起来却是那么漫长而孤独。

  2013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我第一次出国门。我像个初生的牛犊,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爸妈将我送到了登机口便离开了,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波澜。那种传说中依依惜别、抱头痛哭的场景并没有发生,好像即将到来的不是一年的异国他乡生活,而是一周的国际旅行。就这样,我告别了故乡。

  12个小时的飞行,我几乎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当我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时,已是当地时间21时。8月底的多伦多有些闷热。我坐上了去圣凯瑟琳市的机场大巴。这一路上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霓虹灯,只有深邃的黑夜。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大巴停在了一个特别温馨的小屋前,这便是我的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的家长是两位特别和蔼的老奶奶,初次见面她们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原以为自己是一个适应能力不错的人,然而刚到加拿大的第一周还是有些煎熬。除了适应时差的困难,最大的问题还是饮食。那些食物对我来说至今还是噩梦一样的存在,比如加了盐的蒸米饭。每当这个时候,我的思乡之情就变得无比浓厚。其实,我就是想念家中不算丰盛但是可口的家常菜。

  除了生活上遇到种种麻烦,在学习上我也适应了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力是最大的问题。就像咱们的方言一样,英文也是有很多口音,每个人说话的语速也不一样。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需要很努力地去理解别人跟我说的每一句话。进入正式学习环节之后,我发现这里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这个“自由”体现在很多方面,选课的自由、上课时间的自由、课堂发言的自由等。感触最深的应该是课堂上的自由。你不需要一排一排地坐好,甚至你都不需要坐在椅子上;你可以自由地进出教室,可以吃东西,可以对教授的观点提出任何异议,当然对他人必要的尊重还是得有的。这样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有自由就得有控制,这个控制我觉得应该是自控力。没有了高中那种每天都要交作业的约束,可能一周就一节课,两三周一个作业,人很容易就会松懈下来。这个时候,学习完全就得靠自觉,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也格外重要。教授课上教学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需要课下自学的东西更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3年的时光给了我很多收获。作为独生女的我在家里总是被过度地保护,脏活累活不用干,危险不让接近,重物不让提,这些保护也逐渐让我忽视了自己的潜力。人往往有依赖性,当你没有了依靠,只能靠自己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可以。

  一个人生活以后,不断遇到的新鲜事也在不停地更新着对自己的认识。我逐渐学会遇到问题不再第一时间想着找人帮忙,学会报喜不报忧,学会在分别的时候强忍着泪水,只为了不让家人更难过。可能是回家的机会少、时间也短,现在一个人背井离乡的生活更像是一种常态,回家反倒像是度假。本以为离开家就是自由,就是独立,其实家永远都是一个牵挂。今年已经是第三个不在家过的春节了,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春节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既然不能在身边陪伴,就时常报个平安、说说近况,就算学业再忙,一个人再辛苦,也不要忘了在远方家里默默支持你、思念你的父母。

留学带给学子哪些改变?
素食来袭
告别故乡(留学素描)
是否需要人生“五年计划”?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