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装备制造业规模超过全球比重的1/3。然而,圆珠笔、电饭煲这样的“小物件儿”,却暴露出我国制造业结构性短板。
“没有理由,那么多企业做不好一个电饭煲!”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谈到“到国外买电饭煲”时“怒了”。
“以前以为电饭煲没什么技术,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国内企业还真做不了。”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说,“口感真的好,好像能让米粒在电饭煲里跳舞。”
今年两会,电饭煲成了“高频词”。代表委员关切之余,也折射出“中国制造”的一些短板:制造业大国,却难觅几个全球叫得响的牌子;是出口大国,但90%以上是贴牌产品;海外大到大家电、小到指甲刀保温杯被人抢,国内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库房积压严重……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有“蝶变”的内生动力,也面临“突围”的外部压力。
“有‘智’才能有‘质’。”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制造业走到十字路口,供给侧改革是唯一出路。
制造业是固国之本。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每投入1元钱在制造业,可在相关产业创造1.48倍产值。中国必须立足于制造大国,再向制造强国转变。
“发展新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当相互促进。”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说,“传统产业为发展新产业提供技术、装备、人才和市场,新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接入传统产业,优势互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及创新。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创新驱动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
在企业家们看来,发展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后,中国经济前景值得期待。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刘敏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