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G20上海财长会闭幕——

中国目标成为世界定心丸(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宦 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02日   第 09 版)

  (资料图片)

  G20财长会议在上海闭幕后,本报记者浏览了多个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对中国的“冷嘲热讽”少了,不少声音反而纷纷点赞中国的积极作用。甚至有不少西方观察家主动发声,认为G20财长会议虽未达成有效协议,但中国显示了自己的担当与信心。

  俄罗斯《生意人报》称,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别承诺,将为保增长采取新举措,“这让与会者振奋”。该报的总结十分精妙:中国安抚了G20的紧张情绪。

 

  有努力——

  向世界传递中国“正能量”

  在国际舆论的眼中,G20上海会议释放出的信号是:中国信心不是虚的。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前在上海闭幕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呼吁动用所有政策工具,来回应人们“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所表现出的强烈危机感”。该报指出,具体的政策将由各国自行制定,但“走钢丝的国际协调仍将继续”。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G20用会议公报中“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强劲”的说法显示了并未对中国经济有特别的担忧。美国之音网站报道称,在外界持续担心中国迫切需要的改革是否有足够的进度之际,中国决策者发出的信号显示,他们将对迫切需要的改革措施采取灵活的姿态。

  这与本次会议中中国做出的主动积极的沟通“姿态”密不可分。路透社称,中国总理李克强2月26日在向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的视频讲话中强调了中国会实施综合的举措,进一步发挥好中国经济潜力巨大、韧性很强、回旋余地广阔的优势。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则报道称,同一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举行的记者会,则是力图让金融市场放心,中国已计划积极应对经济增长减速。

  “中国为它所设定的G20峰会目标赢得了支持,”彭博社称,研究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建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等,都是中国在G20上取得的成果。

  而中国相对中立的货币政策也得到了G20多方的认同。“中国所做的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希望较高收入国家所采取的行动,”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詹姆斯·劳伦斯森表示。

  “中国依旧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经济体,”瑞银发表言论称,当前的资本外流一部分是源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所未有的繁荣。瑞银期待中国继续推行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放开中国境内资本市场。

  有动力——

  结构性改革成全球“仪表盘”

  中国的态度得到了国际舆论的欣赏,而中国信心的来源也被多方分析。不少外媒认为,中国向世界经济贡献的解压“良方”便是结构性改革,这一观点在G20会议上能够达成共识也实属不易。

  “被批评改革滞后的中国成为评价体系的倡导者。”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中国提议设立结构性改革评价体系,各国以量化标准互相评价结构性改革的进展。

  法国《费加罗报》刊文称,由于中国经济日益增加的复杂性,评估它的真实健康状态是很困难的。被视为经济活动健康指标的能源消耗或者货运量降低了,但同时,新技术企业大量诞生,新经济和“互联网+”的概念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未来的火车头。此外,另一个有利因素是中国中产阶层人数持续扩张,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应该会支持内部消费。一旦企业重组完成而劳动力市场蜕变,经济将会有力复苏。

  “中国早已显现出来的向新增长模式的过渡正取得相当不错的进展,尤其是在把经济架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调整方面。而这些调整远比过分看重总体国内生产总值要重要。”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称。

  “消费在GDP中占比的提高对中国14亿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更有利。”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文称,若想要世界在这个10年余下的时间继续增长,最大的希望便是中国成功地提升消费者在经济中的作用。

  该报指出,“这是习惯与‘旧’中国打交道的那些人的巨大挑战,但这是让全世界朝这个方向调整的唯一可持续道路。”

  有活力——

  强化全球宏观“步伐协调”

  一方面要推进艰巨的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又要确保GDP增速不会过度下滑,国际观察家们显然也明白,要做到两者的动态平衡绝非易事。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认为,毕竟中国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挑战,比如负债过多、房地产市场失衡、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恶化。

  《联合早报》网站刊登新经济思维研究所主席罗布·约翰逊对此分析称,中国增长战略从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推动型的过程“远远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平稳”。他表示,最近的汇率焦虑其实就是一种“症候”,而稳定汇率的关键则在于制定可信的发展政策。

  不过,美日中等主要经济体在什么是“可信的发展政策”这件事上目前看来仍有分歧。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美国上调利率,日欧正实施金融宽松政策,难以采取一致步调。

  缓解市场动荡的“特效药”虽然暂时难以找到,但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对于消除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疑虑的意义毋庸置疑。作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最主要的政策平台,G20被期待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当下的环境里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少,面对疲软的全球市场,彼此“针锋相对”已经不是明智的做法了。但是,“近几个月来美国正极力打造一个全球共识,即将经济领域的任何差池都归罪于金砖国家,一切都是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造成的。”西班牙《起义报》刊登拉美地缘政治战略重心主任曼西利亚的文章称,很明显,美国及其盟友企图以此恢复世界经济的新自由主义,重拾20世纪的霸权。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认为,各国货币政策制定者如果不是在孤身作战,或许会起到更大作用。该报称,“退一万步说,就算各国政策制定者做不到步调一致,他们至少也需要正确理解彼此的意图。”

  这是构建信任的基础,更是增长活力的基础。而巩固这一基础,中国在这次G20会议上的表现,可以给个不错的分数。

  

编者按
中国目标成为世界定心丸(国际论道)
海外声音
专家点评
观点PK
责编:宦 佳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