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

回乡偶书

故乡的年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18日   第 08 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下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时,“诗狂”贺知章已是86岁高龄,刚刚上书唐玄宗求还乡里。更让人唏嘘的是,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经过去50多年,难怪“儿童相见不相识”。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几篇文章,都是本报记者春节返乡或做客他乡时所写。我们没有像贺知章那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才淬炼出几十字的小诗,但每次离家也都要一年之久,每个人短短的几百字,足以称作“笔锋常带感情”。这种感情,古今如一。

  记者笔下,有将满87岁的伯父一声令下,大江南北的亲戚一起晒出年夜饭的“浪漫”;有新疆媳妇想去滑雪却听说需要排长队,这才发觉冰雪运动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如此“火热”;有出国务工的农民厨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按下启动键的炼油厂工作的“幸运”;有老南方人游历江南,品尝传统甜食的“惬意”;还有新青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红包和WiFi密码冲击下,发现的年味的“变化”;以及老华侨家庭横跨两大洲视频直播年夜饭,一家四代人在电波中传递的“满足”;当然不能少了工作第一年的姑娘,在第一次给长辈“孝敬钱”时,妈妈眼泪中的“幸福”;也不能少了和发小谈论职业发展的农村青年,在面临时代的巨变时,思索的“未来”……

  这是我们的回乡偶书,也是变革时代的一份记录。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感慨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每次回到故土,就好像回到了过去,而中国发展的列车一路轰轰烈烈向前,身处其中,我们有自豪与骄傲,也有忧伤与乡愁。此时大年刚过,年味犹浓,我们把新鲜记忆记下来,与读者分享!

  (刘少华) 

  本版制图:潘旭涛

回乡偶书
新年感受滑雪场热度
年味,就是一种很浪漫的味道
父母的养老让我牵挂
一个农民厨师的“一带一路”
工作第一年,我给爸妈“孝敬钱”
贵州的“绿色资本”
年夜饭,欧洲也开了“分会场”
甜食的幸福记忆
与村中发小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