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2月06日 星期六

郭沫若纪念馆

古柏铜钟的念忆

戴安妮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06日   第 08 版)

  纪念馆秋景

  在北京什刹海旁的胡同深处,隐匿着一处不大的老房子。这是一代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居,现已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院内,郭老生前的一草一木都依然留存着。

  纪念馆位于北京前海西街18号,是一个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两进四合院。它始建于民国年间,原为中医世家乐达仁堂私宅的一部分。1963年,郭沫若由北京西四大院迁至这里,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5年。郭老逝世后,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迁入此院,于1982年定名为郭沫若故居,于1994年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郭老喜爱银杏树

  跨入故居大门,花园一般的前院映入眼帘。深冬时节的前院颇为萧条,假山上树枝稀疏,四合院垂花门外有10棵光秃秃的银杏树,草坪枯黄。

  郭沫若家人居住的二进四合院位于前院北部。四合院垂花门外,矗立着两口铜钟,一左一右,和门前两株古柏相伴为伍,它们都是郭老生前的藏品。垂花门东侧的草坪上,安放着一座郭沫若全身铜像,雕塑中的他双手抱膝安坐,双目远视,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在沉思。

  迈入垂花门,就进入了郭沫若生前起居的地方,这不仅是他的家,也是他办公的场所。除了他生前的起居室和卧室保留原状外,其它多数房间已被辟为展室。

  四合院的北房为原状陈列室,西侧是客厅,东侧是办公室。他的卧室简单而朴素:只有一部百衲本的《二十四史》和一张棕绷床。他的夫人于立群女士的写字间位于后罩房的中部,三面墙挂满了他们的书法作品。

  郭沫若是个热爱自然的人,据讲解员徐萌介绍,自从他搬到该院子后,庭院里的花木逐年增加,他曾亲自在四合院里栽种下牡丹等花卉。“每到春季,报春的连翘、百年的海棠、遍地的二月兰等百花竞开。可以说,春季是我们这里游客众多的季节。”徐萌说。

  即使是在肃杀的冬季,也能想见秋日里满院的银杏树粲然明媚。在其中,有一棵最为著名,立在地上的小牌写着——郭沫若喜爱银杏树,称之为“中国的国树”“中国人文有生命的纪念塔”。这棵树有历史,1954年春于立群患重病离京治疗,郭沫若从大觉寺林场移回一株银杏幼苗,起名“妈妈树”,祝愿孩子们的母亲早日康复。1963年秋迁住此宅时,他和夫人一起将银杏树移种于此。

  他与时代共命运

  故居中徐徐展开的展览,从文学、历史和生平三个方面立体展现了郭沫若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展览的结语是郭沫若一句颇具震撼力的话:“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能成为合抱的大木给天下的劳人以一片清荫,即使中途遭了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能够供给贫苦人一把取暖的柴。”

  “我认为没人能否认郭沫若是一位文化巨人,鲜少有人能同他一般,不仅纵横那么多领域,还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此工作了30多年的郭沫若纪念馆副馆长赵笑洁告诉我们。

  郭沫若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新诗奠基人。在“郭沫若的人生历程”展馆中展出了他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不少人将这部诗集视作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西厢房的展厅里有一只日式木匣十分引人注目,匣板已被岁月染成棕灰色,只有凑近才能看到上面“沧海遗粟”四个楷体字。这个不起眼的木匣被徐萌称为“镇馆之宝”,它里面装有9种甲骨金文著述手稿,是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学术研究的精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只身回国的郭沫若将该宝箱留在了日本。出人意料的是,几经辗转,该木匣在20年后又被送回主人身边,郭沫若颇为感慨地在上面题写了“沧海遗粟”四个大字,并用小字记述了木匣的不凡经历。

  希望更多人参观

  “很多中国人到国外旅游,都会去参观该国历史名人故居,如莎士比亚故居、马克思故居等,但是在国内,大家对名人故居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赵笑洁说。

  郭沫若纪念馆一直通过多元活动不遗余力地推荐自己。早在2005年,郭沫若纪念馆就和古巴驻华使馆等单位合办了纪念中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和古巴民族诗人尼古拉斯·纪廉的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郭沫若纪念馆举办了《甲申三百年祭》发表70周年——反腐倡廉话甲申主题展览等。

  他们也尝试通过新媒体来增加“粉丝”。他们还联合鲁迅博物馆等8家名人故居携手走出国门,先后到访过法国、土耳其、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其中在巴基斯坦,中国驻巴大使孙卫东亲自任讲解员。

  “从名人故居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文风貌及发展轨迹,是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之一。”赵笑洁说。

浩然正气扑面来
古柏铜钟的念忆
玉梅流芳香如故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