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是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故居。2016年,是梅兰芳先生逝世55周年,也是梅兰芳纪念馆建成30周年。近日,本报两访纪念馆,于馆内播放的京戏唱腔中,回味感受这位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和绝代风华。
馆藏文物多样呈现
梅兰芳先生在北京曾经住过许多地方,现在对外开放的这处幽静、安适的小院,是他人生最后10年的居所。
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原是晚清庆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前作过兵营,新中国成立后经修葺而建成住宅。1951年,梅兰芳从上海回到北京,由国家安排至此处居住,直至1961年逝世。
自1986年10月梅兰芳纪念馆开馆以来,对梅兰芳先生心怀景仰的人们,从各地循着他的足迹而来,在这个收藏着大师气息的院落里或长或短地停留,心绪也在不知不觉间穿越时空的阻隔,触摸到院落中、橱窗里清晰的岁月印迹。
作为宣传及展示梅兰芳先生生平及艺术成就的窗口,纪念馆现分为两部分:正院北房保存故居原貌,有会客厅、书房、起居室,室内陈列均为梅先生原住陈设;外院南房辟为展厅,精选了大量珍贵图片及资料,向观众介绍梅先生的艺术活动及社会活动,并播放梅兰芳经典剧目的录像,东西厢房另有专题展室。除馆内展览外,纪念馆还多次组织国内外巡展,更好地传播了古典戏曲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工作人员介绍,梅兰芳纪念馆现有藏品多为梅先生逝世后,亲人捐献的家藏珍贵戏曲资料及各种文献,包括照片、剧本、戏单、信件等,以及名家字画,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此外,纪念馆将展览与保护并行,坚持不懈地进行馆藏文物的研究、修复,并将大量资料整理出版。
岁月流逝风采永存
纪念馆正门上方,悬挂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匾额。推开半掩的朱漆大门,庭院深处隐隐传来梅先生优美的唱段,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喧闹仿佛突然间就走远了。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墙角竹林茂密,叶影婆娑,轻拂着梅先生的汉白玉半身雕像。
在屏门内木影壁前,摆有四个石质刻花小圆墩和一个小水池。二进的庭院中,东西北房筑有穿廊,红漆圆柱,廊沿上有鲜艳的彩绘,一派古色古香的风韵。院中有两棵柿子树和两棵海棠树,寄托着“事事平安”的美好愿景。据介绍,这两棵“梅园古柿”是梅先生1951年入住时栽植的,距今已有60余年。遥想当年,先生便是在这树下清唱、起舞、练剑,或给子女、弟子说戏的。
穿过典雅的院落,古朴的正院居室展现着梅先生的修养与情趣。硬木古老家具、皮面沙发、八角雕花桌和书架上的瓷器古玩、中西书籍,无一不是梅先生风貌的写照。客厅门口,一座红木大穿衣镜十分显眼,镜框周围用贝壳镶嵌“八仙过海”图案,这是梅先生晚年对镜练功、揣摩姿态眼神的地方。
站在陈列的资料前,欣赏着梅兰芳先生使用过的戏装和道具,感受着先生的气度和对艺术的精深追求,时光仿佛倒流。音韵流转,幻化成舞台上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形象……
肩负使命传承文化
“斯人虽逝,音容犹在;功成名就,香自苦寒。蜚声中外,激励后辈;气韵久传,令人敬佩!”目前,梅兰芳纪念馆每日游客不断,周末及节假日人更多,许多游客在留言簿上表达对梅先生的追思。
新中国成立后,从颠沛流离回归到稳定的忙碌中去,梅兰芳先生在小院生活的最后10年是快乐、充实的。梅兰芳先生的曾孙、梅兰芳纪念馆文保部研究员梅玮向本报介绍说,当时梅先生与子女住在一起,孙辈也都出生了,小院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尽享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同时,梅兰芳当选为全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等职,最初5年还带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每年平均100多场。梅先生每年有将近10个月都在外工作,剩下的两个月在家也常常接待访客,非常忙碌。“但是,这是梅先生最有意义的10年,是他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10年。”梅玮说。
未来,梅兰芳纪念馆将继续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京剧文化的普及,每周二、周五下午对中小学生实行免票参观,并举办丰富多彩的京剧表演、讲座及体验等活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