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02日 星期一

八个人的苦乐年华

——杨庆云小说《非常青春》读后

隋 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多次看过杨庆云女士的画作,其用笔精微、色彩明丽,令人眼亮,业内人士称之“随性而发、自然唯美,赏心悦目、神形兼备,艳而不俗、细而不腻”。所谓触类旁通,艺术是相通的,近日拜读她的小说《非常青春》,同样令人称快。

  《非常青春》反映的是知识青年轰轰烈烈上山下乡的旧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简单单8个字,背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

  凝视着小说封底文字:“我们那割舍不去的青春岁痕哟,让我们忧伤,让我们奋进,让我们辗转无眠。”不由得想起李春波弹唱的歌曲《知识青年》——“那个年代已过去这么多年,酸甜苦辣还在梦中出现。多少次泪水打湿双眼,多少个梦还没有做完……”在文字与旋律中咀嚼,伴随着8名知青乘坐的列车,我进入了《非常青春》营造的故事情节中。其实,这“带着一点儿羞涩、一点儿忸怩、一点儿勉强”出发的专列,是8名知青的人生列车,他们的命运在这列车上跌宕起伏、众彩纷呈。

  8名到九里沟屯插队的知青,四男四女,家庭出生、个性特征等各不相同,上山下乡之后的结局迥然有异。长相姣好、争强好胜的梅小眉,最终屈就于公社朱书记的淫威而投怀送抱,第一个走出九里沟屯,并由担任公社妇女主任到党委副书记,而后破格提拔为副县长,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梅小眉最终因作风问题身败名裂、上吊自尽,香销玉殒于九里沟屯;张小非被齐会计家的狗咬伤,患了狂犬病,暴病身亡;王静获得了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不料被以权谋私、欲占名额的县妇联黄主任连敲带诈而逼疯,此后不知去向。两女一男三知青,就这么早早地魂归九里沟屯。赵小蛮则在齐会计的算计下,成了齐会计的儿媳妇,完成了知青与贫下中农的结合,从此在九里沟屯安营扎寨、终老一生。

  8名知青,四个最终留在了插队之所,另外4个真正走了出去。最早回城的是郑实和王大伟,他们想方设法回了城。最后离开的是马鸣、夏雪凌,这对知青夫妻一起考上了清华大学,后来成为科研干部。

  举凡宏大叙事,总会呈现不同层面的人物,这才是真实的社会。《非常青春》中还有其他一系列鲜活的角色,比如生产队队长蒲庆余、“油料作物”齐会计、“汉奸大叔”魏知贤、“地主婆”杜秋菊、“革命叛徒”李二,一个个血肉丰满、独具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叹多彩的人生。读着他们的故事,心情颇为复杂,也深深感慨世事的复杂、人性的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三言两语道不明,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尤其是,小说中一些善良朴实的农民,在那个特定时代,面对有人不怀好意地对待他们,作者不是简单地褒贬,而是倾注深情,展示人性的光辉。带着血和泪写就的文字,因其情真,故能动人!

  一部小说的成功,人物塑造、细节描写,这些都是必备的要件。当然,尤为重要的是思想。思想是灵魂,有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才会有存在的意义。思想性的表现形式、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但语言至为直观。《非常青春》中的许多话都耐人寻味,比如“悲哀是可以互相传染的,何况他们同病相怜”、“漂亮也是一种力量,有时候美丽能指挥、调动一切”、“表演得越充分越精彩,他灭亡得就越快越彻底”、“助人而不愿留名,那是人家的高贵;得恩不报,那便是自己的下贱了”、“缺乏乐观精神的民族,注定是要灭亡的”、“沉默不是金,是弱者的免战牌”、“沉默有时是金,有时却是纯粹的哀愁”……这些来自生活、提炼于生活的真切感悟,给人以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幸会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徐先生作曲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片尾主题歌唱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小说《非常青春》中8名知青的苦乐年华,实际上就是知青群体的非常人生!

空灵中深蕴南方意境
为孩子注解《国歌》
生命的质地
八个人的苦乐年华
责编:彭训文 邮箱:wanfenglin5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