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中学第一次接触电脑时,还没有网络社区、跟帖等,电脑里只有一块留言板,50多个同学在局域网里互相交流,大家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十几年过去了,如今无论是新闻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还是报纸门户网站等,很多都开通了留言板。在不断变革的网络大潮中,留言板存活了下来,可见其之于运营者、读者,之于新闻的巨大意义。
然而,在如今很多新闻网站中,因为经常充斥恶意回复或垃圾广告,留言功能被取消了;还有一些新闻网站因为保留网友留言而吃了官司。例如,今年6月,欧洲人权法院裁定,爱沙尼亚新闻门户网站Delfi因其读者发表的匿名言论而被追责。这同时也表明,即使网站不是有关评论的作者,也要对其承担法律责任。
关掉留言板,将让运营者和读者互动的桥梁完全卡死;审核留言,会增加人力成本,而且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到编读互动的效果;全部保留,运营者又可能遭到读者刷屏或者遭受法律风险。关还是不关,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拥有留言板的网站来说,能与浏览者或者读者互动往往是其主要预期。但现在的问题是,除去那些明显充满恶意或者广告性质浓厚的回复,很多留言本身并不触法,只是“有些过激”。但对于这样一个度的把握,目前缺乏有效标准。
“关闭论”支持者认为,留言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读者,或者说,只占读者的一小部分。他们虽然看起来很活跃,但只占读者不到1%的比例,其意见并不具有代表性。
分析来看,这种观点恐怕没有注意到,即便留言的比例不到1%,但是看留言的读者又有多少呢?有媒体做的调查显示,90%的读者会关注文章后面的读者留言。在一些商业网站上,读者留言成为商品购买的重要标准;在一些文章后,更有读者表示“我是来看评论的”,更有读者在评论中发明“评论接楼”等刺激读者群体积极参与的亚文化现象,很多网站的读者留言因为风格、倾向迥异而闻名,如“网易体”、“新浪体”、“腾讯体”等。
文章表达的意见被读者评论抢了风头,这表明,很多留言区已经成了读者围绕该话题而宣泄的一个舆论场。透过它,我们往往能够很清晰地把握这些读者对某事件、话题、现象的倾向性看法。
对于正在向新媒体进军的传统媒体(如报刊)而言,重视留言区的功能显得更加重要。在很多读者眼里,一家报纸的门户网站、客户端、微信,往往都被看作这家媒体基于各个新媒体类型开设的官方门户。其中的留言功能,往往是读者针对某篇文章、某个(类)话题而产生的最新意见。如果能准确、全面地将这些意见、建议搜集好,对于传统媒体更好地转型,对于国家相关大政方针的政策制定修订,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人民网于2006年创办的《地方领导留言板》,截至今年10月7日,累计有56位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回应网友留言,历史总留言达700181条,历史总回复397219条,成为党报用互联网留言板实现官民互动的典范。而人民日报海外版客户端“海客”,更是将《华声问答》栏目作为编读互动的常设栏目。
留言板连着运营者(作者)和读者(群众)这两头,这两头都是大概念。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还将有更多包括报刊在内的媒介卷入其中。下一步,只要将专家意见引入、大数据运用、留言审核等问题处理好,网络留言板无疑将成为编者与读者互动的一个绝佳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