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潜龙一号’)实用化改造”课题通过国家课题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台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成功。
从“试水”到“出水”、从试验到实用,此次验收通过意味着“潜龙一号”相应技术及产品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探测吹响了号角。作为我国大洋勘探领域“龙家族”的三大成员之一,“潜龙一号”已经做好准备,在深海资源勘探上大显身手。
身经百战终成“龙”
2011年立项、2012年完成研制、2013年命名,先后完成两次湖上试验和三次海上试验,圆满执行两次大洋应用任务——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潜龙一号”,显示出我国在深海勘探装备研制上的“中国速度”。
2013年和2014年,“潜龙一号”两次跟随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进行深海资源调查,积累了丰富“舞台经验”,也创造了多项应用纪录。截至目前,“潜龙一号”累计下潜122次,在近海底累计工作236.5小时,航程达712公里,获得大量声学和光学探测数据。其最大潜深达到5213米,单次下潜水下工作时间达到31小时。
就像翱翔海底的无人机,“潜龙一号”的很多动作都能够自主完成。“潜龙一号”总设计师徐会希说,“潜龙一号”可以在水下完全自主控制、自主导航和自主监控。如果遇到危险,可通过抛载上浮实现自我保护。
从布放“潜龙”到回收“擒龙”,在两次大洋试验中,“潜龙一号”从开始的无动力下潜、定深悬停,到正式作业的定高自主潜行、自主组合导航,均进展顺利。试验期间,还成功尝试了在4级海风情况、夜间情况下的布放与回收,实现了“人不下艇”的安全回收。
承担深蓝探测使命
长4.8米、直径0.8米——在茫茫大洋中,橙色的“潜龙一号”如沧海一粟。然而,在探索海洋奥秘的过程中,它的作用却十分巨大。
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研究与开发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水平。徐会希说,作为一种复杂的水下工作平台,水下机器人集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理论等科技融为一体。
2014年,美军“蓝鳍金枪鱼”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曾潜入南印度洋,帮助搜寻马航MH370客机。但囿于4500米的下潜极限,搜救的范围有限。相较而言,下潜深度可达6000米的“潜龙一号”搜寻能力更强。
事实上,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应用除了水下打捞、灭雷等军事应用领域外,也广泛用于深水勘探、水下电缆铺设、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等民用领域。中国的水下机器人研制工作尽管起步晚,但研发及应用进展迅速。
“潜龙一号”是中国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项目之一。根据规划,“潜龙一号”将以太平洋底多金属结核调查任务为目的,兼顾其他多种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及资源开发提供数据。基于“潜龙一号”,中国得以首次开展深海近底地形地貌、浅地层结构、海底流场和海洋环境参数的综合精细调查应用。
“龙家族”中“潜龙”最智能
水下机器人家族庞大。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海洋技术装备研究室副主任俞建成介绍,载人潜水器、有缆潜水器、水下无人无缆潜水器是三类最重要的潜水器。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为代表的大洋勘探“龙家族”。
这三条“龙”中,“潜龙一号”是最智能的一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说,和“蛟龙号”及“海龙号”相比,“潜龙一号”可以真正实现自主导航、自主作业以及自我保护。“蛟龙号”更适合于定点或小区域作业,而“潜龙一号”的工作范围更大。
“‘潜龙一号’有能力完成对全球97%海域的探测,未来还将承担更多的探测任务。”刘健说。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的“潜龙一号”将在我国未来海洋开发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目前“潜龙一号”已搭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完成综合试航,并将于今年11月与“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共赴中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执行大洋第40航次任务。在海洋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潜龙一号”将在大洋深处继续寻找埋藏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