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大学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单身·三行诗”比赛,引发热捧。在人人网、微信平台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00万,吸引了2000多名校内外学生和海外学子踊跃参与,其影响早以辐射到校园以外。近日,该活动揭晓的评选结果,更是引来一片争论和质疑。“三行诗?”“没听说过”,“不了解”。人们大多知道格律诗,接触过五言、七言的律诗和绝句,也有不少人接触过现代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被无数人吟诵,那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令人折服。而对于三行诗,许多人却并不了解。
映射当代大学生的
情感世界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记忆。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童年》、《兰花草》、《雨中即景》、《同桌的你》、《橄榄树》……温情中透着几多惆怅,相信每个从那时的校园中走过来的人都会哼唱几句,因为校园歌曲的歌声中承载着那个时代大学生的集体记忆。
其实,现在被热捧的三行诗早已有之,并非创于今天。一般来说,人们把三行内、不超过30字的诗定义为三行诗,也叫微型诗。它具有用字精准、值得玩味的特点。相对于格律诗来说,三行诗更加口语化,入门门槛更低。
近几年来,三行诗开始走红校园,吸引众多学子。许多学校举办了三行诗比赛,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情书去哪儿”、武汉大学的“时光的故事”、厦门大学的“三行情诗”、东南大学的“三行诗·秋故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感恩节三行诗大赛”、本次南京大学的“单身·三行诗”…… 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知名诗人、南京作协理事陆新民说:“这些诗很有意思,简单明了。大学生面对生活的压力以及未来的不可预料,通过一些浅显的句子,试图讲一个故事或片断,来释放或减轻压力。或就是一种心情记录,像开心果,其中不乏佳作,比如本次南京大学三行诗比赛的参赛作品《咏梅》:‘命中因怯暖/不敢向君开/春来抱死赴尘埃’就很有含蓄优美的中国古典诗歌味道”。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表示,三行诗独特的表达形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佳作出现,也反映了新生代校园诗歌的生命力,应该鼓励和扶持。
带着娱乐的态度
参与其中
与20世纪80年代的校园歌曲不同,三行诗少了一份惆怅,多了一份诙谐和自嘲。
“我跟妈妈说,给我寄双鞋子吧/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鞋子,袜子,毛衣和手套。”这是写给妈妈的。
“笔停,铃响/一张试卷卷走了三年的时光/谁回头问我,今天考完了,还要回班么?”这首《六月八日》是纪念高中生涯的。
“我将对你的爱写进每一个微分里/然后积起来/直到无法收敛”。这是数学专业学生的爱情表白。
“论文在写我,PPT在看我/漫天的我落在书上纸上/而考试要挂我。”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写照。
还有被称为“神来之笔”的对大学生宿舍友情的描写“我/床板/你”…… 一首首精彩的三行诗,像一朵朵绚丽的鲜花点缀在大学校园。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郭之恩老师认为,三行诗的流行抓住了当下消费主义所热捧的“双11”概念,从文学创作方面激荡起校园单身一族的共鸣,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狂欢”现象。在借助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最初发起者仅用简短精悍的三个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提供给大众一种抒解心理、表达心声的方式,凝聚众多人气。随着众多网友的参与,其形式发生了“变异”,从三个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行诗。其主题亦从简单的抒发“单身”的忧郁,演变成对爱的渴求,对友情、亲情的表述。或诙谐、或飘逸、或睿智,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无穷创造力。
英国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年轻群体的表达欲望强烈,三行诗的形式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三行诗之所以在校园流行,是因为它能轻易地、快速地把一个人变成诗歌的创作者,变成写诗的人——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分析说,相对其他诗歌来说,三行诗在形式上的“桎梏”已经基本不存在,题材上的限制也很小,所以创作起来自由度很大,涌现出一些佳作是可以预知的。对于有些“佳作”涉嫌剽窃和抄袭问题,他说,除了“情”“意”之外,诗歌的生命是创作,任何模仿都意味着诗的终结。
三行诗以其简洁、直白、快速等特点,俨然成为了当今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利用三行诗抒发感情、释放压力;也利用三行诗联络友谊,表白爱情。三行诗或许会成为这一代人有关校园文化生活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