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海外版西安设擂 中日韩名人争霸

世界围棋续写“三国演义”

本报记者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26日   第 08 版)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新一届世界围棋名人争霸战将于2015年1月4日至9日在西安举行,届时,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围棋“名人”料定又将会上演一出世界围棋领域的“三国演义”。2010年起,世界围棋名人争霸战开始在湖南常德举行,由中日韩三国的围棋名人战的冠军参加。而中国围棋名人战,同样由本报于1988年创办,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围棋领域最具影响力、时间最长的传统赛事。回顾中日韩之间围棋文化交流或是交锋的历史,此消彼长,相互制衡成为重要的关键词。

  

  三国“名人战”的兴起

  围棋相传起源于我国尧舜时期,早在战国时代的《世本》一书中就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的说法。“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诸葛亮的诗句正概括了随后围棋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和人生百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唐朝时期,围棋被传往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从此,中日韩三国间的围棋交流成为维系时间最长的文化交流形式之一。

  “名人”头衔源于唐代,当时只有大国手才能封以“名人”称号,而“本因坊”、“棋圣”均来自日本。上世纪后期开始,围绕“名人”这个围棋盟主称谓,三国围棋界都展开了自己的“名人战”。

  日本是最早创办名人战的国家,早在1962年,藤泽秀行就已经成为日本围棋“名人”,如今已举办新旧名人战50余届。韩国在1968年第一次举办了名人战,诞生了徐奉洙、曹薰铉、李世石等多个叱咤韩国棋坛的“名人”,如今也举行了近40届。中国名人战创办最晚,从1988开始,已举办了27届,马晓春、古力成为夺得“名人”最多的棋手。马晓春创造了13连霸的纪录,古力则连续6年问鼎。

  中国名人战始于1988年,由当时创刊不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这也是人民日报社至今唯一连续举办的赛事。据本报的老记者回忆,首届比赛还是在人民日报社食堂里举行,条件十分简陋。其后,经过27年的风雨历程,如今的中国围棋名人战已经成长为中国围棋界的品牌赛事之一,为中国围棋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而纵观三国围棋各自名人战的历史,问鼎名人战的棋手,大多迅速成长为那个时期本国棋坛的“盟主”,并接连蝉联“名人”称号。可以说,名人战基本上如实反映了三国围棋实力的真实水平。

  三国围棋“名人”的交锋

  早在首届中国围棋名人战举办时,本报就和主办日本名人战的《朝日新闻》商定,合办中日围棋名人战,由每届中日名人战冠军进行三番棋对抗赛,朝日新闻社负责提供经费。正是在那个时代,马晓春从连续3年的一盘不胜到后来连胜小林光一,中国棋手开始在世界棋坛开启新时代。

  后来,这项举办了7届的比赛因故中断;而中日韩三国名人对抗赛由韩国方面举办过1次后就中断了。在此后的时间里,促成三国“名人”的三角对抗,一直是本报同仁及众多棋迷心头的梦想。

  直到2010年,在湖南常德举行的“世界名人争霸战”上,三国“名人”头衔的保有者才有机会来争夺“名人”中的“名人”。那一年,中国“名人”古力在争霸战中称雄,韩国的李昌镐居次,日本的井山裕太垫底。当时三国媒体评论一致认为,该排名基本符合三国围棋实力的排序。

  随后的争霸战,韩国的朴永训、中国的江维杰先后在2011年和2012年称雄,日本的井山裕太、山下敬吾则接连垫底。从此,世界围棋名人争霸战开始成为衡量三国围棋发展态势的风向标。

  最近几年来,韩国围棋民营道场发展迅速,朴廷桓、金志锡等棋手在今年的LG杯等大赛中出尽风头;我国棋手去年包揽六项世界个人大赛和一项擂台赛的冠军后,今年遭到了“韩流”的强烈冲击。而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围棋中心的日本,自2006年以后就从未在世界大赛中获得冠军。

  随着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向李世石等韩国世界冠军敞开大门,及今年李世石称雄古李十番棋,中韩争霸早已成为“常态”;而近年来日渐式微的日本棋手能否一战成名,找回日本围棋的昔日荣光;三国围棋之间如何相互制衡、此消彼长……这一切,随着新一届世界围棋名人争霸战的到来,注定又将成为三国棋迷间津津乐道的话题。

连笑获名人战挑战权
世界围棋续写“三国演义”
各界庆祝围棋大师吴清源百岁寿辰
运动员将配备防雾霾装备
散打面对炫目的他山之石(体坛走笔)
“培苗”是振兴足球前提
汽车场地越野赛奉贤站将发车
足坛教父徐根宝:下一个十年
环万峰林国际持杖徒步大会落幕
责编:彭训文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