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雕刻出来的中国美

刘 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26日   第 06 版)

  雕刻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在给欣赏者带来视觉美感的同时,也常常被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如今,具有中国味道的民间雕刻艺术,正通过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刻刀,一笔一画地走向世界。

  被誉为“中国民间工艺一绝”的布雕,是从“奶奶的针线活儿”演变而来。它利用布的纹理、花色、光感、温感,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在布上进行雕刻,其成品具有软浮雕式的立体感。

  澳大利亚华人布雕艺术家刘欣将这项中国传统工艺推向了海外。她发明了压线顶针和拼布针脚规,并因此赢得“顶针夫人”的称号。在刘欣的布雕作品中,中国元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设计的巨幅作品《携手创作布雕新长城》,欲邀请中国布雕艺术家每人缝制一块“方砖”,拼成一幅具有万里长城图案的巨型壁挂。这幅原创作品将充分表达中国布雕艺术家团结合作创造奇迹的能力与信心。

  布雕艺术有着奶奶慈祥温暖的味道,走得进寻常百姓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之相反,玉雕的美却是另一番风味。它清润脱俗,远离尘嚣。

  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珍宝,是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玉雕则是玉石经加工雕琢形成的精美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

  加拿大华人胡昌民用雕刀和玉石,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他通过了解和把握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和爱好,融入中国雕刻方法,创作出符合当地人情趣和品味的作品,其玉雕作品深受当地主流社会的喜爱。

  与西方人强调色彩和块面不同,胡昌民的玉雕作品加入富有中国特色的柔美线条,用来表现主体形态,可谓刚柔有致。

  玉雕作品晶莹剔透的高冷,给人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距离感。广场街巷里大众化的石雕则给我们以亲近感。石雕的美则在于它的真实与质感。

  西方石雕艺术常常以人物为载体,注重写实。而中国的石雕则讲究形神合一,注重写意。旅意华人蒋鸿建在大理石雕刻领域可谓独树一帜。他以意大利濒临枯竭的大理石为原材料,结合中西书画之特点,在大理石雕刻的创作上融入浓郁的中国民俗文化色彩,倾倒了众多的西方收藏爱好者。

  艺术的美在于记忆中的永恒,雕刻出来的美却能将这份永恒实实在在地留住。海外华人雕刻家更是将中国的美印刻在了世界的记忆中。

雕刻出来的中国美
广东侨乡流行“精准慈善”
图片报道
抛开华人参政的迷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海事法院拍卖公告
公告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