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黛娜的外教生涯

张永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3日   第 05 版)

  “从1990年第一次到中国教书至今,已经24个年头了,在中国呆了也超过18年。”黛娜来中国的第一站是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教师交换项目的黛娜来到中国教英语,由此开启了她20多年的外教生涯。

  黛娜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在来中国之前,她只请家教上了8堂简单的汉语培训课,学会了“您好”、“再见”、“谢谢”等几个简单用语。

  刚来到中国时,由于汉语说不好,黛娜闹出了不少笑话。“来中国两年后我才能发出‘厕所’这个词,找公共厕所的时候,老是发成‘仄所’或‘色所’,中国人听不懂,我憋到受不了。”

  上世纪90年代,北京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外国人,大家对外国人比较好奇,加之黛娜高高的个子,一头卷曲的金发,高高的鼻梁十分显眼,走在大街上经常有人跟在后面,想多看看这张外国面孔。

  有一次,有两个人跟在后面,边走边悄悄地说:“她有多高啊?有两米吗?”没想到,黛娜听见了,回头用汉语说道:“一米八六!”那两人闻听大惊失色。要知道,那时候外国人少见,说中文的外国人更罕见。

  黛娜在大学教英语的同时,一直努力地学习中文。“在人大的时候,我每周有3小时进行汉语培训,之后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天在汉语培训中心学习4小时的汉语。”黛娜学习特别主动,老师在课上写字用连笔,她看不懂,就直接对老师说:“老师,您能不能一笔一笔地写?我看不懂。”

  2000年,黛娜又去贵州工业大学执教,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教学期间她接受了一对一的汉语培训。2002年回到北京,黛娜进入一家慈善机构工作,2005年重新回到课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书,2011年转到北京语言大学培训部工作至今。

  如今,黛娜已经能用中文和中国人无障碍地交流。“声调、多音字和形声字对我们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比较难。”在和中国朋友交流时,黛娜会在中英文之间自如地转换。她也会通过与中国朋友交流的机会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量。“中文是很难的语言,你得用你的一生来学习。”谈到学习中文,她有感而发。

  黛娜性格开朗,外向而幽默。“学习中文让我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让我与当地人的情谊加深。”她经常爱用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开玩笑,朋友说“慢走”的时候,她会故意夸张地走得很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谈到来中国近20年的点点滴滴,黛娜饶有兴趣地不断回想着,述说着。

  她说,自己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坚持在中国教书20多年,“但是来到这里以后,我很快就爱上了中国”。

从秀中文到用中文
变身“女汉子”
黛娜的外教生涯
国际校友会——留学生的“帮手”
成为汉学家 传播汉文化
责编:刘 峣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