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只会英语难走天下 懂得中文机会更多

从秀中文到用中文

本报记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3日   第 05 版)

  “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今天试试用中文。”近日,在与清华大学师生的交流中,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见上图)祭出了“大招”——这位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全程用中文回答问题,不仅谈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还津津乐道于华裔妻子和偶像霍元甲。

  作为全球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扎克伯格的一举一动引人关注。“根本停不下来”的中文不仅赢得了在场听众的欢呼和掌声,也抢得了一干外媒的“头条”。扎克伯格的中文到底说得怎么样?美国《华盛顿邮报》甚至邀请了耶鲁大学等高校的中文教师给扎克伯格的“口语考试”打分,不少学过中文或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网友也纷纷跟帖,分享和吐槽自己的经历。

  “作为一个中文说得还算挺溜的‘老外’,我确实受到了扎克伯格的鼓舞。在中国的外企,懂中文是非常重要的,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大门为你敞开。”和扎克伯格同岁的美国小伙周易写道,自称“中国制造”的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首个海外学生。

  用中文成为“必需品”

  “扎克伯格不是单纯地秀几句中文,而是直接用中文来对话,示范作用很强。”北京语言大学郭风岚教授告诉本报记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要了解中国、跟中国人打交道,就要学习中文。

  英国《每日电讯报》驻华记者摩尔在《扎克伯格的普通话究竟有多好》一文中写道:“傲慢的外国人踏入中国几十年,也不愿费心学汉语。而今,学汉语是对中国的尊重,值得一试。”有网友评论称:“学汉语如此重要,因为这个时代与中国紧密相关。”

  曾几何时,企业大亨和政治家说出几句简单的中文便能赢得好感和赞许。但随着中国的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日益显现出不俗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临阵磨枪”的中文秀吸引力大不如前,懂中文、用中文正在成为寻路中国的“必需品”。

  讲得一口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非常认同扎克伯格的表现,在署名“老陆”的微博上,他写到:“更多的西方人应该向马克学习,来学中文,来了解中国,因为中国的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郭风岚说:“如今,只会英语并不能走遍天下,而懂得中文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尤其对扎克伯格这样的青年企业家而言,通过文化的铺垫进入中国市场,拉近与中国用户的距离,或许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构建中文话语体系

  语言除了作为交际工具外,还是情感上的桥梁,尤其是对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意义非凡。毫无疑问,从秀中文到用中文的过程中,孔子学院的作用举足轻重。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信贺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截至9月,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2009年,郭风岚作为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赴美工作,对于孔子学院的意义深有感触。

  “当时,很多美国年轻人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甚至有人认为中国人还在扎辫子。通过孔子学院,他们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人。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他们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郭风岚说。

  孔子学院走出去的同时,更多的美国留学生也在进入中国。同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启动促进中美交流的“十万强计划”。截至今年7月,已有超过10万名美国留学生来华研究学习,成为这一计划的受益者。

  更重要的是,从秀中文到用中文,体现的是中文话语体系、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力。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台词:“口语的核心不是表达,而是思维逻辑,你了解美国人在想些什么,所以你说的就和美国人一样。”全球化伴随着因文化、制度等原因引发的误解和冲突,郭风岚认为,中文的普及可以对矛盾的化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海外,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表达。通过汉语的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中国,切身地感受到文化的不同,对于中国的认识就会更进一步,这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郭风岚说。

从秀中文到用中文
变身“女汉子”
黛娜的外教生涯
国际校友会——留学生的“帮手”
成为汉学家 传播汉文化
责编:刘 峣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