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01日 星期六

唱响中国好声音(我与海外版)

任梦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1月01日   第 06 版)

  本文作者(左)与中国侨联副主席、北京侨联主席李昭玲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时,我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当时学校的留学生办公室陈列着海外版供大家阅读。它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是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同时是一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家乡情的报纸——“家书”。我的这种理解,随着海外版的成长和我自身工作的变动而一步一步加深、升华。

  后来,我就职于中国侨联,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一下子拉近了我与海外版的距离。从此,我与海外版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清楚地记得,1996年的一天,我接到海外版的通知,邀请我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通过海外版这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如何做好海外发行;如何更好地贴近海外侨胞和国内归侨、侨眷”等。当时与会人员来自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等部门,大家热烈讨论,争相发言,我也谈了自己的建议。

  那次座谈会后,海外版加大了对港澳台侨的报道力度,特别是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将“侨”的部分从“香港·侨台澳”版中分出来,专门增设了“华侨华人”版。多年来,海外版在香港、澳门回归上,在促进世界各国侨团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工作上,在宣传归侨侨眷回国创业和侨界模范人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唱响了侨胞爱国爱乡的主旋律,体现了中国的正能量,成为了“中国好声音”。

  3年后的1999年,应秘鲁侨团邀请,我代表中国侨联赴秘鲁参加“纪念华人抵秘150周年”纪念大会。与会的许多侨胞都看过人民日报海外版,他们看到我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祖国强大了,我们的腰杆子也硬了,海外版的报道使我们侨胞更加了解国内的侨务政策和投资指南”。回国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1999年12月1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题目是《胼手胝足,根植秘鲁——纪念华人抵秘150周年活动追记》。文章突出了一个主题,就是侨胞常说的富有感情的话:“母以子为贵,子以母为荣”。我在文中追忆了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涌现出秘鲁侨胞募捐100万美元的感人事迹,当时周恩来曾为秘鲁侨胞题词:“万里外六千侨胞,统筹债捐达二百万秘币,是侨胞之模范,是抗战之光荣。”这个题词至今仍保留在当时组织者的后裔手中。文章刊出后,致公党《上海市委刊物》和《参考消息》转载了此文,反响强烈。

  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我率中国侨联艺术团按计划9月19日到达美国凤凰城等5个城市,为侨胞和当地美国人演出,使侨胞更加感到祖国的关怀,引起不小的共鸣。演出收入捐给了美国红十字会,海外版同时给予了跟踪报道。

  2006年,我作为中国侨联代表赴武汉参加世界华人媒体大会,时任海外版总编辑的杨振武同志(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在大会做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会议期间,杨总与我和海外版台港澳侨部副主任连锦添,就海外版如何与国内侨刊乡讯结合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在十几年的侨务工作中,海外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可以说,我这个侨务工作的门外汉能够成长为懂侨、知侨、爱侨的侨务干部,海外版起了重要作用。这期间,我结交了数十个国家的侨团及侨领,至今仍保持着友情与交往。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他们只要一到北京,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我,友情加亲情,千丝又万缕。

  在工作接触中,我结识了海外版多位编辑记者,特别是与“台港澳”、“华侨华人”和“读者桥”版的责编接触最多,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比如说,我常和连锦添、聂传清等在一起谈论有关侨务的话题,谈论相关栏目和头条选题。有时,责编们请我帮助约稿或联系采访对象等,手头工作再多,我也会尽快完成所托,因为这是在帮海外版做事,我怎能不尽心尽力?现在,我带着幸福,从一个侨务工作者变成了一个忠实的读者。在我人生的征途中,我将继续聆听海外版唱响的中国好声音,继续让海外版在我的生命中延续。

  在海外版即将迎来创刊30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海外版这个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这个侨务部门与海外侨胞沟通交流的平台越办越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殷切希望。

  

  作者简历:

  任梦云,副研究员,1974年至1995年任北京工业大学团委副书记、校长办公室主任,1995年至2007年底任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部长,现任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有这样一群快乐的中国老人(海外纪闻)
唱响中国好声音(我与海外版)
征稿启事
新中国建交内情(七)(礼仪漫谈(161))
“白发挽在脑后”宜写成“白发绾在脑后”
期数:330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