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7月25日 星期五

痴情守护鄱阳湖候鸟(旅途上的感动③)

潘 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7月25日   第 15 版)

  李春如救治候鸟

  在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深处,有一座拥有7.3公里湖岸线、8万余平方米的小岛,这就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李洞林村。今年68岁的李春如从1982年起保护候鸟至今30余年,用全部的爱,为岛上的候鸟营造了一座人间乐园,也给来这里观鸟的游客上了一堂生动的文明课。

  李春如本是县城的一名内科医生,1980年,他回到老家这个小岛上,李春如回忆说,1985年的一天夜里,突发强对流天气,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后山上一片狼藉,鸟巢全部从树上掉了下来,候鸟死的死,伤的伤,哀鸣声不断。李春如赶紧把受伤的候鸟带回家,并凭借自己的医术开始救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治,带回家的370多只候鸟救活了310多只。

  从此,保护这些夏候鸟成了李春如执著30多年的事情,也成了他的责任。在李春如和儿子李华艳的潜心努力和痴情守护下,这座鄱阳湖里的小岛成为国内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夏候鸟栖息地。

  通过普法教育保护候鸟

  以前,沿湖村里时常有偷鸟蛋、捕鸟的事情发生。爱鸟如命的李春如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保护候鸟,他开始走上了以法护鸟的道路。他到都昌县司法局拿了一些便民服务手册,分发给沿湖村民。

  有位村妇对李春如说,鸟有什么好保护的,鸟又不是人,怎么不能杀?李春如说鸟也是生命,应该受到保护。在李春如的劝说下,该村妇加入了护鸟行列,并说服丈夫当候鸟情报员。经过李春如的“法律、人情、善心教育相结合”的影响,现在村民一致认为“候鸟不能捕”。

  三十年如一日巡湖

  入夏以来,李春如根据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通报和网络,及时掌握了夏候鸟动态,与儿子李华艳一起巡视在李洞林的湖畔、山丘、田间地头,履行一名江西省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义务护鸟员的神圣职责。李春如的生活除了鸟还是鸟,“我现在每天早上4点钟起来,花上四五个小时沿着湖走,来回约10公里,要走遍100个村庄。”这已经成了李春如生活中的一部分。

  李春如充分发挥曾经从医的优势,渐渐迷上了救鸟护鸟这一行当,从事起为鸟治病的第二“职业”,已救护各种鸟类多达8000余只,花费10余万元,花的钱绝大多数是其子李华艳在外做生意攒的钱。

  如今他创办的鄱阳湖首家候鸟救治医院正在对数十只受伤的白枕鹤、夏鹭鸟进行救治。

  受他的影响,儿子李华艳也成为保护区一名专职护鸟员,并荣获了江西省爱鸟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来,李春如在救助的鸟儿放飞时,都要在它们的脚上小心翼翼地系上一根红丝线,待到来年初春3月时,鸟儿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李洞林村,李春如会仔细寻找着系红丝线鸟儿的身影,当发现时,他便激动万分,感慨万千。

  近年来,数十批国内外知名候鸟专家纷纷来到李洞林村,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李春如又成为这些专家们的“活地图”和好帮手。

  李春如利用自己的感召力,将附近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护鸟队,对重点区域如马影湖等地段日夜值守,赶跑了胆大妄为的盗鸟贼,使这里爱鸟、护鸟、救鸟蔚然成风。

  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缩小和食物来源减少等原因,近几年,鄱阳湖区候鸟有较大幅度减少。李春如忧心于此,他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贷款建起了占地 300亩的杉木林,为生态保护再立新功。

旅游合作率先实现一体化
京津冀旅游:1+1+1>3
做足京津冀“海”文章
主动对接京津 做活旅游资源
痴情守护鄱阳湖候鸟(旅途上的感动③)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