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在《中华字经》实验班收获希望

白 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12日   第 05 版)

  4年多前,一群4至6岁、天真烂漫的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走进了德国波恩华侨中文学校《中华字经》2009年实验班课堂,用稚嫩的童音诵读起“乾坤有序 宇宙无疆”、“远古洪荒 海田沧桑”、“父母爹娘 没齿难忘”…… 一篇篇字不重复、韵语连篇的课文汇集了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科学、伦理等丰富知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常用字配图生动地接上了日常生活的“地气”;一遍遍清脆响亮的诵读使孩子们音形对应,直读成诵; 一个个紧张有趣的游戏和比赛让孩子们达到识字、组词、习韵、正音、学知于一体的目的。

  每周4到6句的《中华字经》教学,令孩子们的识字量飞速增长,300字,500字…… 但是学得快也忘得快,如何巩固所学汉字并促进学习兴趣?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于是,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编制了《亲子练习册》和《启蒙阅读》等配套教材,以大量生动有趣的练习以及儿歌、小故事等,起到了反刍、迁移、整合的作用。就这样,识字与阅读相得益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越发高涨。每课认字测试成绩显示,不少孩子保持认字率90%以上。

  在孩子们学了约1000多个汉字时,家长肖君给老师讲了一件事:她让女儿文嘉读一个网上配图中文故事,内容是一家人和一棵大树。大树夏天让孩子们乘凉、荡秋千,秋天让他们饱尝鲜美的果子; 当孩子们长大后,大树献出了树干给他们盖房子; 到孩子们变老后,大树对他们说:我再也帮不了你们了,只能请你们坐在我的树桩上休息。6岁的孩子读完这个故事后竟然哭了起来。肖君兴奋地说,文嘉真的读懂了,她在为大树的遭遇感到难过呢!

  家长赵英告诉老师:“莫南在《中华字经》实验班学习一年半,效果之好简直是奇迹。他从原来基本上是文盲,到现在认识几百个汉字,可以慢慢地读下一篇小故事。”莫南本来对阅读有畏惧感,但由于中文学校的测试内容包括阅读,他不得不去硬“啃”。一次,他拿起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三个和尚》制作的绘画本,居然自己读了下来,因而信心大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班里一次朗诵比赛中,莫南声情并茂,荣获第一名,在大家的掌声中雀跃不已。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09年《中华字经》实验班每年都组织两三次亲子阅读竞赛。起初阅读的是《中华字经》教学组选编的绕口令、谜语、儿歌,后来逐渐扩展到小故事。几次竞赛后,孩子们已不满足于短小的诗歌、故事,在父母的鼓励和辅导下,读起了《大闹天宫》、《成语故事》,还有《皮皮鲁总动员》、《笑猫日记》等中文儿童读物。大量的阅读使孩子们受益匪浅,中文思维能力持续提升。

  2000个识字量,再加上丰富的诵读和阅读内容,造就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则孕育了语言输出。班里有好几个孩子来自国际家庭,入学时有的仅能听懂中文而不善于表达。一年半载过后,教师和家长欣喜地察觉到他们的词汇量不断丰富,口语能力逐渐增强,几个孩子都开始自觉地用中文和家长及老师交流了。

  顺利完成《中华字经》2000字教学后,实验班转入常规中文教材教学,用一年多的时间学完了《中文》一至三册,同时阅读了人教版《语文》的一年级配套《同步阅读》。然而这些短小简易的课文已远远无法满足孩子们的胃口,于是老师和家长们又试用人教版《语文》第二册,孩子们照样能够顺利掌握。

  去年暑假后,老师布置了作文“我的暑假”,孩子们纷纷摩拳擦掌。短短几天,一篇篇处女作就飞入老师的邮箱。作文虽显稚嫩,但语言流畅,结构分明,标点符号正确,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和欢乐。这些小作文令老师和家长振奋不已。4年多的耕耘已开始结出幼嫩的果实,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迎来了灿烂的曙光。

  (寄自德国) 

言而有信(汉语教室)
汉语教材显露国际范儿
法国之旅
创新才能留住学生(点点滴滴)
回中国过暑假
喜欢威尼斯
我长大了
在《中华字经》实验班收获希望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