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华埠老字号:“倚老卖新”脱困局

褚国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5月09日   第 12 版)

  图为曾经辉煌的80年老店“珍珠绘画”已关门大吉
  图片来源:美国《侨报》

    近日,据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华埠坚尼路的“珍珠绘画”用品店已关门大吉。这家被艺术爱好者视为掌上明珠的店铺,出售包括画布、画框、笔刷、颜料等艺术必备的用品和原料。这家老字号自1933年开门至今,已经有81年的历史。耄耋之年,寿终正寝,令人唏嘘。

    作为华埠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华埠老字号见证了华埠的历史。它的命运变迁,牵动着华人的神经。但是,老字号总体经营低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缠绵病榻,遭遇生死劫

    美国《世界日报》曾报道,有24年历史的洛杉矶华埠老字号汉宫大酒楼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先是于去年6月因物业租金上涨宣布关张,继而又因新东家的接手而生机重现。相比汉宫大酒楼的“劫后重生”,很多华埠老字号就没那么幸运了,有的“缠绵病榻”,有的则“寿终正寝”。

    很多人士认为,居高不下的物业资金以及经济不景气是将老字号们推下悬崖的“黑手”。但是,如果老字号们足够孔武有力、魁梧奇伟呢?这就必须追根溯源,从老字号爆发生存危机的主因来看了。其关键还是自身经营不善,而租金提高只是加速了矛盾暴露。

    因此,对于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倚老”还需“卖新”,方为“返老还童”之道。

    长袖善舞,倚重老招牌

    一家老字号能够走过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且成为华埠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作支撑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发挥自己在多年的经营中形成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位于纽约唐人街宰也街的南华茶室是华埠历史最悠久的粤式点心餐厅,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所有食物与装饰基本上保留了当年创业的模样,可谓是将“中国风”进行到底。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复古气氛,才显得与众不同,名气越来越大,连名人也频频造访。凭借“南华”这块老招牌,店主又开了一家名叫“风土”的餐厅,这家新餐厅档次高于南华,主要吸引年轻中产顾客。

    如果将遭遇挑战的华埠老字号喻为一位古装美人,那么曳地的长裙和宽大的衣袖不应该是拖沓和笨拙的托词,而应成为最善舞的“长袖”。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老招牌恰恰应该成为最宽大的衣袖。

    返老还童,寻求新突破

    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华埠老字号们要想生存与发展,不仅要“倚老”,还需“卖新”。

    美国《星岛日报》曾报道过旧金山“三和粥粉面”如何“返老还童”的经历。“三和”除了是何家传承下来、赖以生存的生计,还是许多土生土长的旧金山人对旧时华埠的记忆、情结。这家百年老字号也曾因高额的整修费面临过生死劫难,后来,通过合伙经营、各司其职的方式走出了困境。此外,为了顺应信息化的潮流,让新一代年轻人也认识“SAM WO”,“三和粥粉面”还注册了电子商务品牌,将来倾向于与本地的点评、订餐网站合作,宣传本地的中餐。

    相关人士指出,“卖新”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加以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开发相关品牌产品。当然,华埠老字号们还应该注重服务质量,摈弃落后的经营方式,不妨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服务方式。此外,还应想办法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推出新的服务,争取和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

双语,华二代的职场利器
华人巧解就业难题
“西化”让华裔孩子变胖
海南百名学子举行“单车成人礼”骑行游侨乡
华埠老字号:“倚老卖新”脱困局
责编:孙少峰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