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李治华与《红楼梦》

姚 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4月11日   第 10 版)

  3月份习近平主席访法时与李治华握手

  李治华与夫人雅歌
  张祝基摄

  法译本《红楼梦》封面

  99岁的旅法华人李治华历时27年翻译完成法文版《红楼梦》,是将其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当地时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访法首站里昂参观了中法大学旧址,并称赞该校学子杰出代表、著名翻译家李治华的执著精神和学术才华令人钦佩。

  法译本《红楼梦》四次再版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传入法国约在19世纪中叶,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材料显示,《红楼梦》在法国的传播最早见诸于《法国大百科全书》上的简短介绍,其后则主要得益于几位早期旅法华人学者对《红楼梦》的研究与推介。在这批华人学者中,贡献最大的当属历时27年、呕心沥血用法文翻译了《红楼梦》全本的李治华。

  1981年,这部出色的法译本《红楼梦》在法兰西一经问世,便得到广大法国文学爱好者的推崇,趋之若鹜。尽管译著的价格不菲,但仍供不应求,先后四次再版。当时法国的一些书评家也纷纷发表对《红楼梦》法译本的赞美之词,认为该书的出版“结束了法国长达两个世纪的对这部东方巨著愚昧无知、令人痛心的状态”,“使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了塞万提斯与莎士比亚”,“我们真该为属于中国的名著而骄傲”。

  27年译就法文版《红楼梦》

  李治华1915年出生于北平,1937年,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争取到公费留法机会。毕业后,李治华留在法国从事中文教育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将中国一些文学作品翻成法语,其中包括老舍的《正红旗下》、《离婚》、《北京居民》,巴金的《家》,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姚雪垠的《长夜》等十几部作品。他的译著由于中法文字功底深厚,语言流畅,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遂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当中就包括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东方知识文库》主任埃蒂昂博先生,而他的一项提议使李治华与《红楼梦》的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出于对李治华的欣赏,埃蒂昂博先生在1954年的一天主动找到李治华,希望他参加《东方知识文库》的翻译工作。他并推荐李治华在《红楼梦》、《水浒》及《金瓶梅》等几部作品中任选一部进行翻译。从小便酷爱《红楼梦》的李治华听后十分高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部小说,并憧憬着将这部不朽之作介绍给法国读者的愉悦与满足。

  自此,每天教书之余,李治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红楼梦》的翻译之中。

  那是一条多么艰难的路啊!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感触最深。因为,《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当时中国社会及家庭复杂关系的缩影。由于中法语言文化及社会的差异,有些词语在法文中是找不到相近文字的。为能更贴切翻译原文的每一个名字、每一首诗,使法国读者尽量品味原文风采,李治华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推敲再三。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艰辛的翻译之路一走就是27年。

  爱妻及老师鼎力相助

  不过,李治华是幸运的。在《红楼梦》的整个翻译中,他的爱妻雅歌鼎力相助,润色译文,打字校对。他的老师、在中国生活了48年的法国著名汉学家安德烈·铎尔孟也倾其暮年之力,帮他进行校审工作。

  雅歌是李治华在里昂留学时的同窗,法文名为雅克琳娜。在李治华的整个翻译生涯中,雅歌成为李治华不可或缺的助手,凭着母语的优势,为李治华润色译文。

  铎尔孟也是《红楼梦》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可以说没有他,《红楼梦》的翻译工作就难以启动。因为,教科文组织对翻译工作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宏篇巨著,必须要有一位作家兼翻译家挂帅把关,才能最终获得教科文组织的同意。

  铎尔孟早在1906年就来到中国,并同蔡元培等人共同创办了中法大学,教授法国古典戏剧、法国诗歌及翻译课程,一呆就是48年。铎尔孟对《红楼梦》也情有独钟,共同的爱好使他与李治华一拍即合。1954年铎尔孟回国后,就立刻将10年余生全部投入到《红楼梦》翻译的校审之中。这期间,师生二人经常在一起切磋翻译中的难题。十年如一日。遗憾的是,铎尔孟1965年去世,没有能看到译著的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据《光明日报》报道) 

两弹元勋郭永怀(“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20))
剧本能不能改?(热点看台)
李治华与《红楼梦》
非常好声音
责编:刘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